賕
注音: ㄑㄧㄡˊ 讀音: qiú
簡體部首:貝 簡體部外筆畫:7 簡體總筆畫:11
繁體部首:貝
五筆86: MFIY 五筆98: MGIY 倉頡: BOIJE 鄭碼:LOVS 電碼: 6334
筆順編號:25341241344 四角號碼: 73899 UNICODE: 8D47
基本意思
(賕)
qiú ㄑㄧㄡˊ- 賄賂:受~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kau4
詳細意思解釋
- 賕
賕 qiú〈動〉
- 行賄 [offer a bribe]
- 賕,以財物枉法相謝也。從貝,求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尊私行以貳主威,行賕納以疑法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八法》
- 又如:賕紋(納賄);賕賂(賄賂);賕吏(賄賂官吏);賕託(賄賂請托);賕納(賕賄;賄賂)
- 受賄 [accept bribe]
- 官暗而吏賕,故冤不得直也。——《齊東野語》
- 墨吏以賕亡,戰士以勇殞。——《雜說》
- 非理而求;強求 [demand]。如:賕官(貪官);賕謝(受賄)
詞性變化
- 賕
賕 qiú〈名〉賄賂,用來買通別人的財物 [bribe]
- 吏坐受賕枉法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
- 誣守納己賕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中》《貝字部》 ·賕
- 《廣韻》巨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尤切,音求。《說文》以財枉法相謝也。《徐曰》非理而求之也。《史記·滑稽傳》又恐受賕枉法。 又《玉篇》賕,質也,請也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貝部》 ·
- 以財物枉法相謝也。從貝求聲。一曰戴質也。巨畱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