炰
注音: ㄆㄠˊ ㄈㄡˇ 讀音: páo fǒu
簡體部首: 灬 簡體部外筆畫: 5 簡體總筆畫: 9
繁體部首: 火
五筆86/98: QNOU 倉頡:PUF 鄭碼:RYUO 電碼:3519
筆順編號: 355154444 四角號碼: 27331 UNICODE:70B0
基本意思
páo ㄆㄠˊ- 〔~烋(xiū)〕古同「咆哮」,猛獸怒吼;也形容人暴怒。
- 古同炮,把帶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燒烤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paau4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pau2bau1[梅縣腔]pau5[臺灣四縣腔]pau2bau1[客英字典]pau5pau2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中》《火字部》 ·炰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-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同炮。《詩·小雅》炰膾鯉。《魯頌》毛炰胾羹。 又《詩·大雅》女炰烋于中國。《傳》炰烋,彭亨也。《箋》自矜氣健之貌。 又炰烋,亦作咆烋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克翦方命,吞滅咆烋。雲徹叛換,席卷虔劉。 又《集韻》俯九切,音缶。同缹。詳缹字註。*考證:〔《左思·魏都賦》克翦方命,吞滅咆烋。雲徹叛換,度卷虔劉。〕 謹照原文度卷改席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