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
注音: ㄆㄧˊ 讀音: pí
簡體部首: 比 簡體部外筆畫:8 簡體總筆畫:12
繁體部首:玉
五筆86/98:GGXX 倉頡:MGPP 鄭碼:CCRR 電碼:3832
筆順編號: 112111211535 四角號碼: 11712 UNICODE: 7435
基本意思
pí ㄆㄧˊ- 〔~琶〕弦樂器(琶讀輕聲)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pei4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pi2[客英字典]pi2[陸豐腔]pi3[東莞腔]pi2[海陸豐腔]pi2[梅縣腔]pi2[客語拼音字匯]pi2[寶安腔]pi2
詳細意思解釋
- 琵 pí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午集上》《玉字部》 ·琵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8
- 《唐韻》房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頻脂切《正韻》蒲麋切,音毗。《說文》琵琶,樂器。馬上弦索。從珡,比,意兼聲。《廣韻》推手爲琵,引手爲琶,取其鼓時,以爲之名。《集韻》馬上所鼓,推手前曰批,引手後曰把。或從手。《風俗通》長尺五寸,象三才五行。四絃象四時。唐書自下逆鼓曰琵,自上順鼓曰琶。近代樂家所作,不知所起,傅琵琶序云:漢送烏孫公主,念其道遠,思慕故國,使知音者於馬上作之。《古今樂錄》琵琶出於絃鞉,杜摯以爲興之秦末,蓋古長城役,百姓絃鞉而鼓之。 又魚名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鮫鯔琵琶。《註》會稽琵琶魚無鱗,形似琵琶。 又《容齋隨筆》白樂天以琵字作入聲讀。如云:四絃不似琵琶聲,亂瀉眞珠細撼鈴。又:忽聞水上琵琶聲,主人忘歸客不發。皆入聲也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琴部》 ·琵
- 琵琶,樂器。從珡比聲。房脂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