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
注音: ㄙㄨㄣ ㄒㄩㄣˋ 讀音: sūn xùn
五筆86/98: BIY 倉頡: NDF 鄭碼: YAKO 電碼:1327
筆順編號:521234 四角號碼:19400 UNICODE: 5B59
基本意思
(孫)
sūn ㄙㄨㄣˉ- 兒子的兒子:~子。~女。
-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:外~。侄~(侄兒的子女)。
- 孫子以后的各代:曾(zēng )~(孫子的子女)。玄~(曾孫的子女)。子~(兒子和孫子,泛指后代)。王~(貴族的子孫后代)。
-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~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
- 姓。
英漢互譯
- grandson
方言注音
- 粵語:syun1
- 客家話:[梅縣腔]sun1[客英字典]zih3
- 潮州話:sung1<姓>seng1(sng)
詳細意思解釋
- 孫
孫 sūn〈名〉
- (會意。從子,從系,續也。金文,象用繩索捆綁小孩子,意為少年俘虜。本義:兒子的兒子)
- 同本義 [grandson or granddaughter]
- 孫,子之子曰孫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孫謂祖后者。——《禮記·雜記》注
- 子子孫孫引無極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-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- 有孫母未出,出入無完裙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- 又如:祖孫;重孫(孫子的兒子);孫少爺(舊時尊稱別人的孫子);孫囡(方言。孫女兒);孫兒;孫孫(孫兒,多用于愛稱);孫婦(孫媳婦);孫曾(孫子和曾孫)
- 跟孫子同輩的同性或異性親屬 [a relative of grandchild’s generation]
- 況且這通身的氣派,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,竟是個嫡親的孫女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- 又如:外孫,侄孫;孫婿(兒子的女婿)
- 泛指后代子孫 [descendant]
- 子孫視之不甚惜,舉以予人,如棄草芥。——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
- 又如:孫息(子孫);孫子(子孫后代);孫男弟女(泛指晚輩)
- 脈絡的細小分支 [small network]
- 顧聞孫絡谿谷。——《素問·氣穴論》。注:「小絡也。」
- 經脈為里,支而橫者為絡,絡之別者為孫。——《靈樞經》
-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[the second growth of plants]
- 孫竹之管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樂》。注:「孫枝根之未生者。」
- 又如:孫竹(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);孫枝(樹木旁枝所生的新枝)
- 姓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寅集上》《子字部》 ·孫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思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昆切,音飱。《說文》子之子也。從子從系。系,續也,言順續先祖之後也。《爾雅·釋親》子之子爲孫,孫之子爲曾孫。《朱子曰》曾,重也,自曾孫以至於無窮,皆得稱之也。 又凡臨祭祀,內事曰孝孫,外事曰曾孫。《詩·小雅》神保是饗,孝孫有慶。《書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 又物再生亦曰孫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孫竹之管。《註》竹枝根之末生者。又《番禺志》稻再生曰稻孫。 又織女曰天孫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織女,天帝孫也。 又《博物志》岱嶽亦名天孫。 又靑海旁馬多龍種,曰龍孫。又矢名。《晉語》申孫之矢。 又烏孫,西戎國名。 又姓。又公孫,長孫,王孫,俱複姓。《廣韻》衞公子,惠孫曾耳之後,因氏焉。 又《集韻》蘇困切,音巽。與遜同。《論語》孫以出之。《禮·學記》入學鼓篋,孫其業也。《註》猶恭順也。 又遁也。《春秋·莊元年》三月,夫人孫于齊。《閔二年》九月,夫人姜氏孫于邾。 又葉荀緣切,音宣。《趙壹窮鳥賦》天乎祚賢,歸賢永年。且公且侯,子子孫孫。*考證:〔《書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孫發。〕 謹照原文發字上增周王二字。〔《春秋·閔二年》夫人姜氏孫于楚。〕 謹照原文楚改邾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系部》 ·孫
- 子之子曰孫。從子從系。系,續也。思魂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子之子曰孫。爾雅釋親文也。子卑於父。孫更卑焉。故引申之義爲孫順、爲孫遁。字本皆作孫。經傳中作遜者皆非古也。至部下解曰。從至。至而復孫。孫、遁也。字作孫不作遜。此許書無遜之證。春秋經。夫人孫于齊。公孫于齊。公羊傳曰。孫猶孫也。內諱奔謂之孫。穀梁傳曰。孫之爲言猶孫也。諱奔也。云猶孫者、謂如孫之退然自處於眇小。詩公孫碩膚箋云。孫讀當如公孫于齊之孫。孫之言孫遁也。周公孫遁。辟此成功之大美。書序。帝堯將孫于位。亦謂遜遁。此等字今皆俗改爲遜。絕非古字古義。惟孫順字唐書作愻。見心部。而俗亦以遜爲之。從系子。系於子也。會意。思切。十三部。系、逗。續也。釋孫從系之意。系部曰。者、續也。系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