懌
注音: ㄧˋ 讀音: yì
簡體部首:忄 簡體部外筆畫:13 簡體總筆畫: 16
繁體部首: 心
五筆86/98:NLFF 倉頡:PWLJ 鄭碼: ULBU 電碼: 2022
筆順編號: 4422522112143112 四角號碼:96041 UNICODE: 61CC
基本意思
"yì ㄧˋ- 見懌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jik6
- 客家話:[梅縣腔]jit8[海陸豐腔]rit8[客英字典]jit8[陸豐腔]jit8[客語拼音字匯]yid6[寶安腔]jit8[臺灣四縣腔]jit8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卯集上》《心字部》 ·懌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3
- 《唐韻》羊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《說文》悅也。從心睪聲。《書·康誥》則予一人以懌。 又以我悅彼亦曰懌。《書·梓材》和懌先後迷民,用懌先王受命。 又葉弋灼切,音藥。《詩·小雅》未見君子,憂心奕奕。旣見君子,庶幾悅懌。《孫楚·榮啓期贊》榮心溫雅,旣夷旣懌。濁以徐淸,寂然淡泊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》《心部》 ·懌
- 說也。從心睪聲。經典通用釋。羊益切
文十三 新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