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
注音: ㄙˋ 讀音: sì
五筆86/98:LHNG 倉頡: WC 鄭碼: LK 電碼:0934
筆順編號: 25351 四角號碼: 60212 UNICODE:56DB
基本意思
sì ㄙˋ- 數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肆代):~方。~邊。~序(即「四季」)。~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~庫(古籍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「四部」)。~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
-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「6」。
英漢互譯
- four
方言注音
- 粵語:sei3si3
-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si5[臺灣四縣腔]si5[梅縣腔]si5[海陸豐腔]si5[沙頭角腔]si5[寶安腔]si5[東莞腔]si5[客語拼音字匯]xi4[陸豐腔]si5
詳細意思解釋
- 四 sì
[數]
-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鼻子喘息呼氣之形。本義:數目。三加一所得) 同本義 [four]
- 四,陰數也。四分之。——《說文》
- 陰數次三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- 路下四亞之。——《儀禮·覲禮》。注:「謂乘馬也。」
- 光被四表。——《書·堯典》
- 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- 良馬四之——《詩·鄘風·干旄》
-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——劉邦《大風歌》
- 又如:四垂(四邊);四梢(城鎮四方邊緣地方);四隅頭(四方街口,四處);四柱(指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時);四不拗六(少數拗不過多數);四趁(相稱,各處都合適);四門(四方之門);四鼓(四更);四知(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);四制(喪服有恩、理、節、權四制);四孟(四季的首月);四表(四方極偏遠的地方);四坐(在座的眾人);四合(四方圍聚);四八(指四時八節);四大(佛家以地、水、火、風為四大。指人身;道家以道、天、地、人為四大);四天(四方的天空);四六風(初生嬰兒疾病。即臍風);四失(學習上的四種過失);四印(舊指四種修養心身之道);四行(四種德行:仁、義、禮、智或孝、忠、信、悌,內容隨文而異);四件(指供食用的家畜如豬、羊等的頭、蹄、肝、肺)。也指序數第四
- 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——《書·洪范》
詞性變化
- 四 sì
〈名〉
- [樂]∶工尺譜中音名之一 [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(工尺譜),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]。中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,樂譜上用做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的「6」
- 大呂、大簇用四字。——《宋史·樂志十七》
- 古代一車四馬稱「駟」 [four-horse carriage]
- 人臣處國無私朝,居軍無私交…是故不得四從;不載奇兵——《韓非子》
- 一言而非,四馬不能追,一言不急,四馬不能及。——《說苑·談叢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丑集上》《囗字部》 ·四 ·康熙筆畫:5 ·部外筆畫:2
-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息利切,音泗。《說文》囗,四方也。八,別也。囗中八,象四分之形。 又《玉篇》隂數次三也。《正韻》倍二爲四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《又》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 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宋有四象,慶元閒知汀州府。 又《正字通》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,防詐譌易,非四之本義也。 又《集韻》息七切,音悉。關中謂四數爲悉。○按《正字通》云平聲音司,引《樂譜》四五讀司烏,不知此特口變易,非四有司音也。《正字通》誤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四》《四部》 ·四
- 陰也。象四分之形。凡四之屬皆從四。,古文四。亖,籒文四。息利切
文一 重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