鄑
注音: ㄗ 讀音: zī
簡體部首:阝 簡體部外筆畫: 10 簡體總筆畫: 12
繁體部首:邑 繁體部外筆畫:10 繁體總筆畫:13
五筆86:GOGB 五筆98:GOJB 倉頡: MANL 鄭碼: AKKY 電碼:9341
筆順編號: 122431251152 四角號碼: 17627 UNICODE:9111
基本意思
zī ㄗˉ- 古地名,中國春秋時屬魯,在今山東省汶上縣以南。
- 中國春秋時紀國邑名,在今山東省昌邑縣西北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zi1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zih1zin3[客英字典]zin5zih1[臺灣四縣腔]zih1zin3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下》《邑字部》 ·鄑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0
- 《唐韻》卽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將支切《正韻》津私切,音貲。《韻會》邑名。古屬靑州,周屬紀,後入齊。《春秋·莊元年》齊師遷紀、郱、鄑、郚。《註》北海都昌縣西有貲城,卽鄑城也。互詳前郚字註。 又《集韻》宋、魯閒地。《春秋·莊十一年》公敗宋師于鄑。 又《集韻》卽刃切,音晉。義同。 《說文》作。隸作鄑。譌作,俗作鄑,非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邑部》 ·鄑
- 宋魯閒地。從邑晉聲。即移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