堙
注音: ㄧㄣ 讀音: yīn
五筆86/98: FSFG 倉頡: GMWG 鄭碼:BFB 電碼: 1025
筆順編號: 121125221121 四角號碼:41114 UNICODE:5819
基本意思
yīn ㄧㄣˉ- 堵塞:~窒。~郁(悶塞,氣郁結不暢)。
- 堆成的土山:距~(古代攻城時,積土為山,然后登堙觀察城里敵情)。
- 古同湮,埋沒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jan1
- 客家話:[梅縣腔]jin1[海陸豐腔]ren1rin1[客英字典]jin1[臺灣四縣腔]jen1jin1[寶安腔]jen1jin1
詳細意思解釋
- 堙
陻 yīn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土,垔( yīn)聲。《說文》本作「垔」,從土,西聲。本義:堵塞)
- 同本義 [block up]
- 垔,塞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字俗作堙,作陻。
- 井堙木刊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
- 墮高堙庳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
- 夷灶堙井。——《國語》
- 又如:堙圮(堵塞毀壞);堙窒(堵塞);堙絕(堵塞斷絕);堙塞(堵塞)
- 泯滅;埋沒 [bury in oblivion]
- 絕后無主堙替隸圉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下》。韋昭注:「堙,沒也。」
- 金玉本光瑩,浮沙豈能堙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東方朔》
- 又如:堙滅(埋沒);堙昧(埋沒不顯)
- 廢置,敗落 [waste]
- 不若堙穴伏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八說》
- 堙滅而不稱者,不可勝數也。——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
- 又如:堙陵(廢置,敗落)
詞性變化
- 堙 yīn
〈名〉為攻城而堆的土山 [mound]
- 地狹而人眾者,則筑大堙以臨之。——《尉繚子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丑集中》《土字部》 ·堙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9
- 《類篇》同垔,塞也。《左傳·襄六年》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。甲寅,堙之環城,傅于堞。 又土山也。《公羊傳·宣十五年》(於是使司馬)子反乗堙而窺宋城。 又距堙,登城之具也。《孫武子攻城篇》攻城之法,修轒轀,具器械,三月而後成距堙。《註》謂踴土稍高,而前以傅其城也。 又葉烏前切,音湮。《陸機·弔蔡邕文》彼洪川之方割,豈一墤之所堙。故尼父之惠訓,智必愚而後賢。 又與陻通。互詳陻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