鄗
注音: ㄏㄠˋ 讀音: hào
簡體部首:阝 簡體部外筆畫: 10 簡體總筆畫:12
繁體部首:邑 繁體部外筆畫:10 繁體總筆畫:13
五筆86/98: YMKB 倉頡:YBNL 鄭碼:SJLY 電碼:6764
筆順編號: 412512525152 四角號碼: 07227 UNICODE: 9117
基本意思
hào ㄏㄠˋ- 〔~縣〕古地名,在今中國河北省肛鄉縣北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haau1hou6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hau3gau1[寶安腔]hau3
- gau1[客英字典]hau3gau1[梅縣腔]hau5[客語拼音字匯]hau4ho4[臺灣四縣腔]hau3gau1
詳細意思解釋
- 鄗 hào
〈名〉
- 古縣名 [Hao county]。春秋屬晉,戰國屬趙。故城在今河北省肛鄉縣北
- 鄗,常山縣,世祖所即位。——《說文》。今為高邑,從邑,高聲。
- 國夏伐晉,取邢任欒鄗。——《左傳·哀公四年》
- 假借為「鎬」。武王都邑名 [Hao capital]
- 杜伯射王于鄗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
- 武王以鄗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- 遂繞豐鄗。——班固《西都賦》。在今陜西西安。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下》《邑字部》 ·鄗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0
- 《廣韻》胡老切《集韻》下老切《韻會》合老切,音皓。《正字通》春秋晉邑,戰國屬趙。《左傳·哀四年》齊國夏伐晉,取郉、任欒、鄗。《註》鄗,晉地。後漢光武卽位于此,攺名高邑,卽今趙州高邑縣。 又與鎬通。《後漢·馮衍傳》西顧酆、鄗。《註》酆、鄗,二水名。文王都酆,武王都鄗。 又《廣韻》口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交切,音敲。水名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晉師在敖、鄗之閒。《註》敖、鄗,二水名,在滎陽縣西北。 又《唐韻》呼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黑各切,音壑。又《集韻》虛到切,音耗。義同。 又《字彙補》居囂切,音郊。地名。與郊同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取王官及鄗。《左傳·文三年》作郊。*考證:〔《左傳·哀四年》齊國夏伐晉,取郉欒任鄗。〕 謹照原文欒任改任欒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邑部》 ·鄗
- 常山縣。丗祖所即位,今爲高邑。從邑高聲。呼各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