鄈
注音: ㄏㄨㄟˊ 讀音: kuí
簡體部首: 阝 簡體部外筆畫: 9 簡體總筆畫: 11
繁體部首: 邑 繁體部外筆畫: 9 繁體總筆畫: 12
五筆86/98: WGDB 倉頡: NKNL 鄭碼: XSGY 電碼: 9353
筆順編號:54334113452 四角號碼: 17827 UNICODE: 9108
基本意思
kuí ㄏㄨㄟˊ- 古地名,在今中國山西省臨汾市境。
方言注音
- 客家話:[客語拼音字匯]kui2[寶安腔]kui2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下》《邑字部》 ·鄈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9
- 《廣韻》渠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惟切,音葵。《說文》河東臨汾地,卽漢祭后土處。《正韻》鄈地有三,一在汾隂,一鄈丘,在河南,又在留。《春秋》作葵丘,在汾隂者亦作葵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邑部》 ·鄈
- 河東臨汾地,即漢之所祭后土處。從邑癸聲。揆唯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