潲
注音: ㄕㄠˋ 讀音: shào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12 簡體總筆畫:15
繁體部首:水
五筆86/98: ITIE 倉頡:EHDB 鄭碼:VMKQ
筆順編號: 441312342432511 四角號碼: 39127 UNICODE: 6F72
基本意思
shào ㄕㄠˋ- 雨點被風吹得斜灑:雨往南~。
- 灑水:熨衣服前先~點水。
- 泔水:~水。豬~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saau3sau3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sau1sau6[東莞腔]sam3[臺灣四縣腔]sau1sau5[梅縣腔]sau5[寶安腔]sau5[客語拼音字匯]sau4seu4[客英字典]sau5
- 潮州話:徐妖2(稍)
詳細意思解釋
- 潲 shào
〈名〉〈方〉∶一種豬飼料,用泔水、米糠、野菜、剩飯等煮成 [hogwash]
- 潲,豕食。——《廣韻》
詞性變化
- 潲 shào
〈動〉
- 雨斜落下來 [(of rain)slant in]。如:雨往屋里潲;東邊潲雨
- 〈方〉∶灑水 [sprinkle]。如:下水前,先往身上潲點水
- 〈方〉∶往后掙挫 [slip back]
- [騾子]一見炮就往后潲,怎么也套不上去。——魏巍《東方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潲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2
-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所敎切,稍去聲。水激也。一曰汛潘以食豕。《博雅》潲濯滫也。 又《集韻》山巧切,音稍。義同。*考證:〔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水激也。一曰,汛潘以食豖。〕 謹照原文豖改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