溼
注音: ㄕ 讀音: shī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10 簡體總筆畫: 13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/98: IGXF 倉頡: EMVG 鄭碼:VAZB 電碼: 3313
筆順編號:4411554554121 四角號碼: 31114 UNICODE: 6EBC
基本意思
shī ㄕˉ- 同濕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sap1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siip7[梅縣腔]ship7[海陸豐腔]ship7[客語拼音字匯]xib5[寶安腔]sip7[客英字典]ship7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溼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10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失入切,音。《說文》幽溼也。從水,一所以覆也。覆土而有水,故溼也。《爾雅·釋地》下者曰溼。《易·乾卦》水流溼。 又吏治太急曰束溼。《前漢·酷吏傳》急如束溼。《註》言其急之甚也。溼物則易束。 又溼溼,水光開合之貌。《木華·海賦》瀼瀼溼溼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溼,憂也。宋衞謂之愼,或曰。陳楚或曰溼,或曰濟。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志而不得,欲而不獲,高而有墜,得而中亡,謂之溼。或謂之惄。《註》溼者,失意潛沮之名。 俗作濕。《徐鉉曰》今人不知,以濕爲此字。濕乃水名,非此也。《毛氏曰》濕,本合韻,託合切,水名。後誤以爲乾溼字。*考證:〔《說文》幽溼也。從水,一所以覆也。覆而有土,故溼也。〕 謹照繫傳原文,覆而有土改覆土而有水。〔《爾雅·釋地》陂下者曰溼。〕 謹照原文省陂字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溼
- 幽溼也。從水;一,所以覆也,覆而有土,故溼也。省聲。失入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