漤
注音: ㄌㄢˇ 讀音: lǎn
簡體部首: 氵 簡體部外筆畫: 11 簡體總筆畫:14
繁體部首:水
五筆86/98:ISSV 倉頡: EDDV 鄭碼: VFFZ
筆順編號:44112341234531 四角號碼:34144 UNICODE: 6F24
基本意思
lǎn ㄌㄢˇ- 把柿子放在熱水或石灰水里泡幾天,去掉澀味:這柿子是~過的,不澀。
- 用鹽腌一下青菜等,使去掉生味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laam5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lam3[客英字典]lam3[臺灣四縣腔]lam3[東莞腔]len3[梅縣腔]lam3
- 潮州話:nam2[潮州、饒平]lam2[澄海]nang2
詳細意思解釋
- 漤 lǎn
〈動〉
- 用熱水或石灰水泡生柿子以除去澀味 [soak the astringent persimmens in hot water or lime water for several days]。如:漤桃;漤李
- 用鹽或其他調味品拌 [生的魚、肉、蔬菜] [preserve sth.with salt]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漤 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11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盧咸切,音壈。鹽漬果也。一曰汁也。 又龜兆名。《龜經》漤如水滴下也。 《六書故》濫或作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