浴
注音: ㄩˋ 讀音: yù
簡體部首: 氵 簡體部外筆畫:7 簡體總筆畫: 10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/98:IWWK 倉頡:ECOR 鄭碼:VOOJ 電碼: 3188
筆順編號: 4413434251 四角號碼: 38168 UNICODE:6D74
基本意思
yù ㄩˋ- 洗身,洗澡:沐~。~室。~場。~缸。~巾。~血(全身浸于血中,形容戰斗激烈)。
英漢互譯
- bath
方言注音
- 粵語:juk6
-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juk8[臺灣四縣腔]juk8jok7[梅縣腔]niok7jok8juk8liuk7[海陸豐腔]ruk8rok7[寶安腔]juk8[陸豐腔]juk8[東莞腔]juk8[客語拼音字匯]yog6yug5
詳細意思解釋
- 浴 yù
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水,谷( yù)聲。本義:洗澡)
- 同本義 [bathe]
- 浴,灑身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共王之沐浴。——《周禮·宮人》
- 浴去身垢。——《論衡·譏月》
- 浴乎沂。——《論語·先進》
- 新浴者必振衣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- 浴于湯池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
- 又如:沐浴(洗澡;比喻受潤澤);浴淴(洗澡);淋浴(噴水洗澡);浴桶(洗澡用的大桶)
- 鳥飛忽上忽下 [fly up and down]
- 黑鳥浴,黑鳥者何也?烏也。浴也者,飛乍高乍下也。——《大戴禮記》
- 沉浸;浸染 [soak]
- 久浴文化,則漸悟人類之尊嚴。——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
- 又如:浴蠶(浸洗蠶子。古代育蠶選種的方法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浴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
- 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,音欲。《說文》灑身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宮人共王之沐浴。《註》浴用湯。 又借爲潔治意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澡身而浴德。 又《夏小正》十月黑鳥浴。黑鳥,烏也。浴謂乍上乍下也。 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泰冒之山,浴水出焉。又隂山,濁浴水出焉。又幽都之山,浴水出焉。 又《韻補》葉欲屑切,音悅。《蘇軾·月硯銘》其受水者哉生明,而運墨者旁死魄。忽雲之霮,觀玉兔之沐浴。 《集韻》或作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浴
- 灑身也。從水谷聲。余蜀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