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
注音: ㄏㄨㄢˋ 讀音: huàn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7 簡體總筆畫: 10
繁體部首:水
五筆86/98:IPFQ 倉頡:EJMU 鄭碼:VWBR 電碼: 3183
筆順編號: 4414451135 四角號碼:33112 UNICODE: 6D63
基本意思
huàn ㄏㄨㄢˋ- 洗:~衣。~紗。~雪。~濯。
- 中國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,每月分為上、中、下浣,后借作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別稱。
英漢互譯
- wash
方言注音
- 粵語:wun2wun5
- 客家話:[梅縣腔]fon5fan5wan2[海陸豐腔]ren5fon5[寶安腔]fon3won3[臺灣四縣腔]jen5fon5[客英字典]fon5jen5[客語拼音字匯]fon4von3von3
- 潮州話:冤2(婉)
詳細意思解釋
- 浣
澣 huàn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水,完聲。本義:洗衣服)
- 同本義 [wash]
- 浣,濯衣垢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漁舟。——王維《山居秋暝》
- 又如:浣衣(洗衣);浣拭(洗滌擦拭);浣染(洗染)
- 洗滌,滌除 [wash;elimite]
- 湔浣腸胃。——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
- 又如:浣雪(洗刷罪名)
詞性變化
- 浣 huàn
〈名〉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、沐浴,每月分為上浣、中浣、下浣,后來借做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別稱 [any of the three ten-day divisions of a month]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浣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胡玩切,音換。濯衣垢也。一曰滌也。《史記·萬石君傳》身自浣滌。 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胡管切《集韻》戸管切,音緩。又古緩切,音管。義同。 又戸版切,音睆。水名,在江夏。《水經注》辱水,出于鳥山,俗謂之秀延水,東流得浣水口。 又江口。《廣輿記》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。 咕作亦作澣。
說文解字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今從完。小徐本如此。按儀禮古文假浣爲盥。公羊傳亦有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