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
注音: ㄆㄠˋ ㄆㄠ 讀音: pào pāo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5 簡體總筆畫:8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/98: IQNN 倉頡: EPRU 鄭碼:VRY 電碼:3133
筆順編號:44135515 四角號碼: 37112 UNICODE: 6CE1
基本意思
pào ㄆㄠˋ- 氣體在液體內使液體鼓起來的球狀體:~沫。~影(a.佛教用「泡」和影喻事物的生滅無常;b.現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~。
- 像泡的東西:電燈~兒。
- 用液體浸物品:~茶。~菜。~飯。~湯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
- 故意消磨時間:~病號。
英漢互譯
- dunk froth pickle steep vesicle
方言注音
- 粵語:paau1paau3pou5
- 客家話:[東莞腔]pau5pau1[臺灣四縣腔]pau5po1pau1[梅縣腔]pau1pau5po2[寶安腔]pau1
- pau5[客語拼音字匯]pau1pau4po1[海陸豐腔]pau5po1pau1[客英字典]pau5[陸豐腔]pau5
- 潮州話:pa6(ph~a)pao3(phàu)
詳細意思解釋
- 泡 pāo
〈名〉
- 古水名。又名豐水 [Pao River]
- 泡,泡水,出 山陽平樂,東北入 泗。——《說文》
- 鼓起而松軟的東西 [sth.puffy and soft]。如:豆腐泡兒;眼泡兒
詞性變化
- 泡 pāo
〈形〉
- 盛大 [grand]
- 泡,盛也。——《方言》二
- 又如:泡溲(水盛大的樣子)
- 〈方〉∶虛而松軟 [spongy]。如:這塊木料發泡;泡棗
- 泡 pāo
〈量〉
- 用于屎尿或涕淚 [one time;once]。如:撒一泡尿;拉泡屎
- 相當于「番」、「回」 [time]
- 順便去會制臺,著實恭維一泡。——《文明小史》
- 另見 pào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泡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- 《唐韻》匹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交切,音拋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《水經注》卽豐水之上源也。 又水上浮漚也。《梵書》如夢幻泡景。 又《廣韻》薄交切《集韻》蒲交切,音庖。泡泡,流也。《山海經》其源渾渾泡泡。《註》水濆涌之聲也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泡,盛也。江淮之閒曰泡。《註》泡肥,洪張貌。 又泡溲,盛多貌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泡溲汎。 又《集韻》班交切,音包。泡,盛也。 又皮敎切,音咆。水泉也。 又魚名。《張師正倦游錄》南海有泡魚,大如斗。泡,去聲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泡
- 水。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從水包聲。匹交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