泔
注音: ㄍㄢ 讀音: gān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 5 簡體總筆畫: 8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:IAFG 五筆98:IFG 倉頡: ETM 鄭碼:VEB 電碼: 3121
筆順編號: 44112211 四角號碼: 34170 UNICODE:6CD4
基本意思
gān ㄍㄢˉ- 〔~水〕洗過米或洗碗洗菜用過的水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gam1
- 客家話:[陸豐腔]gam1[客英字典]gam1[臺灣四縣腔]gam1[東莞腔]gam1[海陸豐腔]gam1[梅縣腔]gam1[客語拼音字匯]gam1
- 潮州話:哥奄1(甘)
詳細意思解釋
- 泔 gān
〈名〉淘米水,洗過米的水 [water from washing rice]
- 周謂潘曰泔。從水,甘聲,淅米汁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有水濁如泔。——蘇軾《東湖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泔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- 《唐韻》古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沽三切,音甘。米汁也。《博雅》泔,潘瀾也。《說文》周謂潘曰泔。 又《荀子·大略篇》曾子食魚有餘,曰泔之。《註》泔者,烹和之名。 又《集韻》戸感切,音頷。滿也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秬鬯泔淡。《註》泔淡,滿也。一曰泔淡,水貌。 又別作澉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泔
- 周謂潘曰泔。從水甘聲。古三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周謂潘曰泔。今各處語言同此。荀卿子曰。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。從水。甘聲。古三切。古音在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