泧
注音: ㄩㄝˋ ㄙㄚˋ 讀音: yuè sà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5 簡體總筆畫:8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:IANT 五筆98: IANN 倉頡:EIV 鄭碼: VHZ
筆順編號:44115534 四角號碼:33150 UNICODE:6CE7
基本意思
yuè ㄩㄝˋ- 〔~漷(kuò)〕水勢激蕩洶涌的樣子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jyut6
- 客家話:[客語拼音字匯]ved6[寶安腔]jet8
- sat7[臺灣四縣腔]wat7[海陸豐腔]wat7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泧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5
-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王伐切,音越。大水貌。《郭璞·江賦》潰濩泧漷。《註》皆水勢相激涌之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許月切,音。義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呼括切,音豁。《說文》瀎泧也。又《博雅》泧泧,流也。 又《集韻》桑葛切,音薩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泧
- 瀎泧也。從水戉聲。讀若椒樧之樧。火活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