邿
注音: ㄕ 讀音: shī
簡體部首: 阝 簡體部外筆畫: 6 簡體總筆畫: 8
繁體部首: 邑 繁體部外筆畫:6 繁體總筆畫:9
五筆86/98: FFBH 倉頡:GINL 鄭碼:BDY 電碼:9322
筆順編號: 12112452 四角號碼:47327 UNICODE:90BF
基本意思
shī ㄕˉ- 古國名,中國春秋時屬魯,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南。
- 山名,在中國山東省平陰縣西。
- 姓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si1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shi1[客英字典]shi1[臺灣四縣腔]sii1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下》《邑字部》 ·邿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6
- 《唐韻》書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申之切《韻會》商支切,音詩。《說文》附庸國。《春秋·襄十三年》夏取邿。《註》邿,小國也。任城亢父縣有邿亭。 又山名。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魏絳、欒盈以下軍克邿。《註》平隂西有邿山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邑部》 ·邿
- 附庸國。在東平亢父邿亭。從邑寺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取邿。」書之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