洶
注音: ㄒㄩㄥ 讀音: xiōng
簡體部首:氵 簡體部外筆畫: 4 簡體總筆畫:7
繁體部首: 水
五筆86: IQBH 五筆98: IRBH 倉頡:EUK 鄭碼:VOZI 電碼:3081
筆順編號: 4413452 四角號碼:32170 UNICODE:6C79
基本意思
xiōng ㄒㄩㄥˉ- 〔~~〕a.波濤聲,如「波聲~~」。b.形容喧擾,如「天下~~」,「議論~~」;c.形容聲勢很大(含貶義),如「氣勢~~」,「來勢~~」。
- 〔~涌〕水勢很大,向上涌,如「波濤~~」、「~~澎湃」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hung1
- 客家話:[寶安腔]hiung1[梅縣腔]hiung1
詳細意思解釋
- 洶
洶 xiōng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水,兇聲。本義:水猛烈地向上涌騰) 同本義。通常作「洶涌」 [be sweeping and surging;turbulent]
- 洶,涌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大江動我前,洶若溟渤寬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大會渡》
- 填其洶淵,毋使水清。——《韓非子·楊權》
- 又如:洶呶(水勢喧囂翻騰貌);洶急(水勢湍急);洶怒(水流激蕩);洶然(洶涌翻騰貌);洶溶(水勢翻騰上涌)
詞性變化
- 洶 xiōng
〈形〉
- 形容聲音大;喧囂 [roaring]
- 洶洶、嗑嗑,皆水聲也。——《尚書大傳》
- 飄風來之洶洶。——《楚辭·逢紛》
- 又如:洶洶拳拳(喧鬧歡騰的樣子);洶赫(形容氣勢盛);洶洶(形容聲音喧騰迅疾)
- 形容紛擾 [tumultuous]。如:洶怖(騷亂恐慌);洶洶茫茫(形容嘈雜、紛亂);洶動(喧擾不寧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洶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4
- 《集韻》與洶同。*(洶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拱切,音詾。《說文》湧也。一曰洶涌,水聲。 又洶洶,鼓動聲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洶洶旭旭。 又《集韻》筍勇切,音竦。義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許容切《韻會》虛容切,音匈。義同。一曰水勢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濞焉洶洶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洶
- 涌也。從水匈聲。許拱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