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
注音: ㄨㄢˇ 讀音: wǎn
簡體部首:扌 簡體部外筆畫:7 簡體總筆畫:10
繁體部首:手
五筆86/98: RQKQ 倉頡:QNAU 鄭碼:DRJR 電碼: 2187
筆順編號: 1213525135 四角號碼:57012 UNICODE: 633D
基本意思
wǎn ㄨㄢˇ- 拉,牽引:~弓。~留。
- 設法使局勢好轉或恢復原狀:~救。力~狂瀾。
- 追悼死人:~詞。~聯。~幛。
- 古同晚,后來的。
- 同綰。
英漢互譯
- coil up draw lament sb.'s death link pull roll up
方言注音
- 粵語:waan5
- 客家話:[梅縣腔]wan3wan1[海陸豐腔]wan1wan3[客英字典]van3van1[沙頭角腔]wan3[東莞腔]wan3[寶安腔]wan3[客語拼音字匯]man1van3[臺灣四縣腔]wan1wan3
詳細意思解釋
- 挽
輓 wǎn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手,免聲。古字從「車」,免聲。本義:牽引;拉)
- 同本義 [draw;pull]
- 挽,引也。——《小爾雅·廣詁》
- 輓,引之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輓,輓車也。——《廣韻》
- 或輓之,或推之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。注:「前牽曰輓。」
- 婁敬脫輓輅。——《史記·劉敬傳》
- 轉粟輓輸以為之備。——《漢書·韓安國傳》
- 挽炮車者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- 又如:挽郎(出葬時,牽紼唱挽歌的少年);挽強(拉強弓);挽滿(拉滿弓);挽車(拉車);挽住(憋住);挽手兒(韁繩);挽歌郎(出殯時替喪家在靈前唱挽歌的人);挽強為弱(使強變弱)
- 悼念死者 [lament sb.'s death]
- 現今胡三公子替 湖州魯老先生征挽詩,送了十幾個斗方在我那里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- 又如:挽章(挽詞。哀悼死者的詞章);挽詩(哀悼死者的詩);挽歌(哀悼死者的喪歌);挽聯(哀悼死者的對聯);挽辭(哀悼死者的言辭)
詞性變化
- 挽 wǎn
〈動〉
- 通「綰」。卷起 [roll up]。如:挽褲腿兒
- 同「綰」。編結 [coil up]。如:挽手(鞭子);挽角(童年)
- 扭轉;挽回 [reverse]
- 火攻破敵,挽強為弱。——《三俠五義》
- 又如:挽狂瀾(扭轉局面或風氣);挽正(糾正);挽轉(挽回);挽通(勾結;買通)
- 薦引 [recommend]。如:挽推(引薦;扶持)
- 勾;挎 [carry on the arm]。如:不由分說,拉著文君就走,挽其腰;手挽小籃
- 請,托 [please]
- 怎奈蔡攸處挽心腹催促公人起身。——《水滸全傳》
- 挽 wǎn
〈形〉
- 后,遲。通「晚」 [late]
- 必用此為務,輓近世塗民耳目,則幾無行矣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- 又如:挽近(近世,近代。同晚近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挽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
- 《唐韻》無遠切《集韻》武遠切,音晚。引也。 又挽歌。《唐書·建寧王倓傳》李泌爲挽詞,追述倓志,命挽士唱。《崔豹·古今注》薤露蒿里二章,李延年分爲二曲,薤露送王公貴人,蒿里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世呼爲挽歌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販切,音萬。又《集韻》美辨切,音免。義同。◎按挽輓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