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扌部 >>

注音: ㄅㄚ 讀音:  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7   總筆畫: 10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7   簡體總筆畫: 10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:RKLJ   五筆98:RKEJ   倉頡: QRSN   鄭碼: DJYK   電碼: 2193

筆順編號:1212515322   四角號碼: 52000   UNICODE:634C


基本意思

  ㄅㄚˉ
  1. 八的大寫。
  2. 古同扒,破裂,分開。
  3. 古代一種聚攏谷物的沒有齒的耙。

英漢互譯

  • eight  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baat3
  • 客家話:[梅縣腔]bat7[臺灣四縣腔]bat7[客語拼音字匯]bad5[海陸豐腔]bat7[客英字典]bat7[寶安腔]bat7

詳細意思解釋

〈動〉

  1. 用手分開 [flick off;push aside]
    1. 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》
  2. 又如:捌格(分解)

詞性變化

[數]「八」字的大寫 [eight]
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捌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7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布拔切,音八。破也,分也。又擊也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解捽者不在於捌格,在於批伔。 《集韻》同扒。 又官文書紀數,借爲八字。《正字通》秦法,凡數目字文單者,取茂密字易之。一作壹,二作貳是也。◎按秦諸惟一二三改易,四以下仍用本文,徐氏始收附捌字,今則一至十字改,非秦之舊也。 又《集韻》必結切。與同。捩也。 又筆別切。讀若分別之別。與扒同。亦剖分也。 又皮列切。讀若離別之別。義同。 又《唐韻》百轄切。《說文》《方言》云:無齒杷。從手別聲。《急就篇》捌杷。《師古註》無齒爲捌,有齒爲杷。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。 又博拔切,音八。同朳。〇按集韻從木作。別見木部。*考證:〔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解梓者不在於捌格。〕 謹照原文梓改捽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捌
  • 方言云:無齒杷。從手別聲。百轄切

English

break open, split open; an accounting version of the numeral eight

捌的造詞

別人正在查的漢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