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阝部 >>

注音: ㄈㄨˋ 讀音:  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5 總筆畫: 7

簡體部首:  簡體部外筆畫:5 簡體總筆畫:7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5 繁體總筆畫:8

五筆86/98: BWFY 倉頡: NLODI 鄭碼: YNDS 電碼: 7096

筆順編號:5232124 四角號碼: 74200 UNICODE:9644


基本意思

  ㄈㄨˋ
  1. 另外加上,隨帶著:~體。~件。~帶(a.另外有所補充的;b.非主要的)。~庸。~會(a.把不相關連的事勉強拉到一起,如「牽強~~」;b.組織文章、布局謀篇、命意修辭等創作活動,如「精思~~,十年乃成」)。~贅懸疣。
  2. 同意,贊同:隨聲~和。~議。
  3. 捎帶:「一男~書至」。
  4. 靠近:~近。~耳低言。
  5. 依從:依~。歸~。趨炎~勢。

英漢互譯

  • add appose attach enclose 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fu6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fu5[臺灣四縣腔]fu5[沙頭角腔]fu5[寶安腔]fu5[客英字典]fu5[東莞腔]fu5[客語拼音字匯]fu4[陸豐腔]fu5[梅縣腔]fu5

詳細意思解釋

坿 fù〈動〉

  1. (形聲。從阜,付聲。從「阜」( fù),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。( bù)本義:小土丘。《說文》:「附婁,小土山也。」)
  2. 沾著,附著 [adhere]
    1. 如涂涂附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角弓》
    2. 是故涂不附。——《考工記·輪人》
    3. 丈人附耳謂先生曰:「有匕首否?」——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  3. 又如:附纏(附著,糾纏住);附離(附著)
  4. 依傍;依附 [rely on;depend on]
    1. 附于諸侯,曰附庸。——《禮記·王制》
    2. 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,以公子之高義,為能急人之困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    3. 齊人勿附于 秦。—— 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
  5. 又如:附勢;附籍天潢(依附皇室);附郭(近城的地方;郊外);附納(依附交結);附順(依附順從);附權(依附權貴)
  6. 附帶 [add;enclose;attach;annex]。如:附項(附帶的事項);附記(附帶記述);附呈(附帶送上);附款(文件中的附帶條款或款項);附答(附帶)
  7. 歸附 [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]
    1. 荊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勢耳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    2. 懷敵附遠,何招而不至?——《漢書·食貨志》引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  8. 又如:附眾(使眾人歸附);附款(歸附款服);附化(歸化);附就(俯就,屈己從人);附悅(順從悅服)
  9. 附會 [strain one's interpretation]。如:附甲(在他人的奏議上簽名以示附議);附合(附會);附訛(附會訛謬)
  10. 佩帶 [wear;attatch]
    1. 西門豹急,佩韋以自緩; 董安于緩,帶弦以自促。急之與緩,俱失中和,然而韋弦附身,成為完具之人。——《論衡》
  11. 靠近 [be near]
    1. 燕不用而耳不附。——《韓非子·用人》
    2. 其附于刑者,歸于土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徒》
  12. 又如:附火(靠近火取暖)
  13. 增益 [gain]
    1. 刻死而附生謂之墨,刻生而附死謂之惑。——《荀子·禮論》。注:「附,增益也。」
  14. 如:附益(增益,增加);附說(增加解說)
  15. 搭乘[船] [take]。如:附搭(搭乘);附舟(搭船)
  16. 捎帶;寄 [bring]
    1. 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  17. 通「撫」( fǔ)。體恤,撫慰 [show solicitude for;placate]
    1. 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公死爭立而不得,陰交賢士,附愛百姓。——《史記·齊世家》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

  1. 樹木外表的粗皮 [coarse bark]
  2. 中草藥「附子」的簡稱 [prepared a conile root]
  3. 通「腑」。臟腑 [viscera]
    1. 臣幸得托肺附。——《漢書·楚元王傳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戌集中》《阜字部》 ·附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5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遇切,音駙。《玉篇》依也,近也,著也。《廣韻》寄附。《集韻》托也。《易·剝卦》山附于地。《禮·樂記》附親萬民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其附于者,歸于士。《註》附,麗也。《孟子》附於諸侯曰附庸。 又《玉篇》附,益也。《論語》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爲之聚斂,而附益之。《前漢·諸侯王表》設附益之法。《註》封諸侯過限,曰附益。◎按《說文》附益作坿字,泥。 又《廣韻》姓也。晉有附都。 又轉附,山名。《孟子》吾欲觀於轉附朝儛。 又附耳,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畢曰罕車,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。 又高附,國名。《後漢·西域傳》高附國,在大月氏西南,亦大國也。 又附子,藥名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卽擣附子,齎入長定宮。 又與祔通。《禮·雜記》大夫附于士。《註》附,讀爲祔,祔祭也。 又《唐韻》符又切《集韻》扶富切,音覆。《說文》附婁,小土山也。又《夏侯惠·景福殿賦》曾櫨外關,榱桷內附。或因勢以連接,或邪詭以盤構。 又《集韻》薄口切,音瓿。《玉篇》附婁,今作培。《集韻》或作。 又與胕通。親戚曰肺附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臣幸託肺附。 又《集韻》芳無切,音敷。古孚字。卵孚也。註詳子部四畫。 又葉音府。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疏附,予曰有先後,予曰有奔奏,予曰有禦侮。後葉下五反,奏葉宗五反。*考證:〔《前漢·劉向傳》臣幸托肺附。〕 謹照原文幸托改幸託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四》《部》 ·附
  • 附,小土山也。從付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附無松栢。」符又切

English

adhere to, append; rely on near to

附的造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