捭
注音: ㄅㄞˇ 讀音: bǎi
簡體部首: 扌 簡體部外筆畫: 8 簡體總筆畫: 11
繁體部首: 手
五筆86/98:RRTF 倉頡: QHHJ 鄭碼: DNED 電碼:2206
筆順編號: 12132511312 四角號碼: 56040 UNICODE: 636D
基本意思
bǎi ㄅㄞˇ- 兩手左右旁擊。
- 分開:~闔(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攏)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baai2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pai2[梅縣腔]pai2[臺灣四縣腔]pai2[客英字典]pai2bak7[客語拼音字匯]bi1
詳細意思解釋
- 捭 bǎi
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手,卑聲。本義:兩手橫擊)
- 兩手橫向對外旁擊 [strike with hands]
- 捭,兩手擊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莫不衄銳挫芒,拉捭摧藏。——左思《吳都賦》
- 通「擘」。掰開,分開 [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]
- 捭,開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- 捭闔。捭之者。料其情也。——《鬼谷子》。注:「捭,撥動也。」
- 其燔黍捭豚。——《禮記·禮運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捭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8
- 《唐韻》比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補買切,拜上聲。《說文》兩手擊也。一曰擲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莫不衂銳挫鋩,拉捭摧藏。《註》鳥獸莫不衂挫鋒鋩拉擲折挫之也。 又與擺通。鬼谷子有捭闔篇,戰國時蘇秦學捭闔揣摩,捭之者開也,闔之者閉也。 又《集韻》部買切,排上聲。義同。 又普未切,音睥。毀也。與同。 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博厄切,音蘗。《禮·禮運》燔黍捭豚。《疏》捭析豚肉,加於燒石之上而熟之。《釋文》或作擗。又作擘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捭
- 兩手擊也。從手卑聲。北買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