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扌部 >>

注音: ㄋㄠˊ 讀音: náo  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6   簡體總筆畫: 9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 RATQ   倉頡:QJPU   鄭碼: DHGR   電碼: 2321

筆順編號: 121153135   四角號碼: 55012   UNICODE:6320


基本意思

(撓)

náo  ㄋㄠˊ
  1. 攪,攪動:「使水濁者,魚~之」。
  2. 擾亂,阻止:~亂。阻~。
  3. 彎曲(喻屈服):~曲(qū)。~折。~志(屈節從人)。百折不~。
  4. 搔,輕輕抓:~癢。

英漢互譯

  • flinch   scratch   yield  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naau4naau5

詳細意思解釋

撓 náo〈動〉

  1. (形聲。從手,堯聲。本義:擾亂)
  2. 同本義[disturb]
    1. 撓,擾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撓亂百度。——《國語·吳語》。韋昭注:「撓,擾也。」
    3. 撓亂國家,幾危社稷。——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。顏師古注:「撓,擾也。」
    4. 民以法難犯上,而上以法撓慈仁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八經》
    5. 匈奴之眾易撓亂也。——《漢書·晁錯傳》
    6. 撓以軍法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  3. 又如:撓亂(攪亂;擾亂);撓滑(惑亂,擾亂);撓正(擾亂正氣);撓動(擾亂騷動)
  4. 攪,攪動 [stir]
    1. 撓,攪也。——《聲類》
    2. 手撓顧指。——《莊子·天地》。釋文:「動也。」
    3. 撓亂百度。——《國語·吳語》
    4. 以指撓沸。——《荀子·議兵》
    5. 使水濁者,魚撓之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》
  5. 又如:撓酒(攪和酒漿);撓混(攪渾);撓蕩(攪擾激蕩);撓擾(攪拌);撓攪(攪拌)
  6. 阻撓 [hinder]
    1. 于是眾人竭力撓之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  7. 如:撓抑(阻撓抑止);撓抗(阻撓抗拒);撓阻(阻撓);撓沮(阻撓);撓格(阻撓,抗拒)
  8. 惱亂,煩擾[be vexed]。如:撓擾(煩擾;騷擾)
  9. 搔;抓 [scratch]。如:彼此輪流給對方撓癢;撓腮撧耳(抓搔腮頰,揪扯耳朵。形容慌亂焦急)
  10. 屈服 [flinch;yield]
    1. 抑撓志以從君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。注:「屈也。」
    2. 秦王色撓。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    3. 堅毅不撓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    4. 以堅毅不撓之精神,與民賊相搏。
  11. 又如:撓志(撓屈志節);百折不撓;不屈不撓;撓折(屈服);撓弱(懦弱無能);撓沮(屈從退縮);撓屈(屈服);撓挫(屈服);撓節(屈節;屈從他人);撓辭(屈服的言詞);撓法(枉法);撓情(曲徇私情)
  12. 彎曲 [bend]
    1. 棟撓。——《周易》
    2. 其弓菑,則撓之。——《考工記·輪人》注
  13. 如:撓折(彎曲折裂)

詞性變化

撓 náo〈形〉

  1. 弱 [weak]
    1. 弓不試則勁撓誣。——王符《潛夫論》
  2. 又如:撓弱(怯弱膽小);撓壞(敗壞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撓
  • 《唐韻》奴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女巧切,鐃上聲。《說文》擾也。《釋名》物繁則相雜撓也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撓亂我同盟。《註》乃卯反。或作摎。 又《說文》一曰捄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尼交切,音鐃。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又屈也。《孟子》不膚撓。《趙岐註》讀平聲。或作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女敎切,音鬧。義同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不撓衆枉。 又《唐韻》呼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高切,音蒿。攪也。《前漢·鼂錯傳》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《註》火高反,其字從手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爾紹切,音繞。亦屈也。與揉同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人要切,饒去聲。纏也。與繞同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名家苛察繳繞。或作撓。 又《集韻》馨幺切,音嘵。撓挑,宛轉也。《正字通》撓橈,從手從木,古互通。與鐃從金,音同義異。*考證:〔《前漢·劉向傳》守正不撓。〕 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撓
  • 擾也。從手堯聲。一曰捄也。奴巧切

English

scratch; disturb, bother; submit

撓的造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