括
注音: ㄎㄨㄛˋ ㄍㄨㄚ 讀音: kuò guā
簡體部首: 扌 簡體部外筆畫:6 簡體總筆畫:9
繁體部首: 手
五筆86/98: RTDG 倉頡: QHJR 鄭碼:DMI 電碼:2161
筆順編號:121312251 四角號碼: 52064 UNICODE: 62EC
基本意思
kuò ㄎㄨㄛˋ- 扎,束:~發(束起頭發)。~約肌。
- 包容:包~。概~。總~。囊~。
英漢互譯
- draw together include
方言注音
- 粵語:kut3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kwat7[梅縣腔]gwat7[沙頭角腔]gat7[客英字典]kwat7[寶安腔]gat7[東莞腔]gat7[海陸豐腔]kwat7[客語拼音字匯]gad5guad5
詳細意思解釋
- 括 kuò
〈動〉
- (形聲。本義:結,扎束)
- 用繩或帶子結扎,捆束 [tie]
- 括,絜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絜者,束也。
- 括囊。——《易·坤》。注:「結也。」
- 括,約束也。——《韓詩章句》
- 衛北宮括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。注:「子結。」
- 羌人括領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齊俗》
- 內狼于囊,遂括囊口。(內:納。)——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- 又如:括囊(結扎袋口);括發(束發);括結(結扎;捆縛);括約肌
- 引申為約束 [restrain]
- 以禮括其君,使人于善也。——《孔叢子》
- 阻滯;閉塞 [block]
- 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辭下》
- 包容,包括[include]
- 囊括四海。——賈誼《過秦論》
- 又如:總括;概括(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)
- 搜求 [search for]
- 時大括人為軍士。——《北史·孫搴傳》
- 又如:括次(搜求比次);括索(搜索;探索);括責(搜求);括率(搜刮;聚斂);括取(搜刮,掠奪);括刷(搜刮)
- 征購 [purchase by the state]。如:括市(征購;搜購);括買(征購;搜購);括糴(征購民間余糧)
- 征集 [collect]。如:括兵(征兵);括馬(謂征集兵馬);括集(征集)
- 匯集 [converge]
- 日之夕矣,中羊下括。——《詩·衛風·君子于役》
- 又如:括撮(會聚);括總(會集在一起;總括)
詞性變化
- 括 kuò
〈名〉
- 法 [law]
- 箭的末端 [end of a arrow]
- 括而羽之,鏃而礪之。——《孔子家語·子路初見》
- 又如:括羽(箭末羽毛);括蔽(謂箭穿蔽體之物);括鏃(箭鏃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括 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6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活切,音聒。《說文》本作。絜也。《廣韻》結也。《增韻》包括也。《易·坤卦》括囊無咎無譽。又《繫辭》動而不括。《疏》括結而有礙也。《前漢·項傳贊》包舉宇內,囊括四海。《揚子·方言》括關閉也。 又《廣韻》至也。《詩·王風》日之夕矣,牛羊下括。 又檢也。根刷也。《唐書·選舉志》明經者但記帖括。又《食貨志》鑄錢括苗。 又與筈通。《釋名》矢末曰括。謂與弦相會也。《書·太甲》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,則釋。 又與髻通。絜髮也。《禮·檀弓》袒括髮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戸栝切,音活。會也。與佸同。《詩·小雅》德音來括。《箋》會合離散之人。 又《集韻》苦活切,音闊。亦與筈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括
- 絜也。從手聲。古活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