岬
注音: ㄐㄧㄚˇ 讀音: jiǎ
五筆86/98:MLH 倉頡:UWL 鄭碼: LLKI 電碼: 8317
筆順編號:25225112 四角號碼: 26750 UNICODE:5CAC
基本意思
jiǎ ㄐㄧㄚˇ- 兩山之間:山~。
- 突入海中的陸地:~角(突入海中陸地的尖端)。
英漢互譯
- cape headland promontory
方言注音
- 粵語:gaap3
- 客家話:[梅縣腔]gap7[臺灣四縣腔]gap7[客語拼音字匯]gab5ngab5[海陸豐腔]gap7[客英字典]gap7[寶安腔]gap7
詳細意思解釋
- 岬 jiǎ
〈名〉
- 山旁 [side of a mountain]
- 傾藪薄,倒岬岫。——《文選·左思·吳都賦》
- 伸向水中的尖形陸地,通常由水浪淤積下來的砂粒或礫石所組成 [cape;spit]
- 身體的突起部分 [promontory]
- 骶骨的腹側角連接脊椎骨的地方。如:骶岬
- 耳的鼓室內壁上凸起。如:鼓室岬
- 兩山之間的狹窄通道 [a narrow passage between two mountains]
- 彷徨于山岬之旁。——《水經注》引《淮南子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寅集中》《山字部》 ·岬 ·康熙筆畫:8 ·部外筆畫:5
- 《集韻》古狎切,音甲。山旁也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徘徊於山岬之旁。《註》岬,山脅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傾藪薄,倒岬岫。《註》兩山閒曰岬。 又赤岬,山名,在蜀夔州府城北,上有孤城,卽古魚復縣基,南連白帝山,不生草木,土石悉赤。俗云如人袒胛,故名赤岬。 又岬嵑,接連貌。《張協·洛禊賦》都人士女,奕奕祁祁。車駕岬嵑,充溢中逵。 《集韻》或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