媿
注音: ㄎㄨㄟˋ 讀音: kuì
簡體部首: 女 簡體部外筆畫:9 簡體總筆畫: 12
繁體部首:女 繁體部外筆畫:10 繁體總筆畫: 13
五筆86/98: VRQC 倉頡:VHI 鄭碼: ZMNJ 電碼:1267
筆順編號:531325113554 四角號碼:46413 UNICODE: 5ABF
基本意思
kuì ㄎㄨㄟˋ- 古同愧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kwai3
-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kwui3[臺灣四縣腔]kui3[海陸豐腔]kui3
詳細意思解釋
- 媿 kuì
〈動〉
- 慚愧。后作「愧」 [feel ashamed]
- 媿,慚也。從女,鬼聲。——《說文》。
- 所以媿厲之也。——《禮記·聘禮》
- 永媿乎道德。——《莊子·駢拇》
- 眾人媿之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- 又如:媿切(使之深深地感到慚愧);媿色(慚愧的神色);媿佩(對人佩服,自愧不如);媿怍(慚愧);媿赧(因慚愧而面紅耳赤)
- 羞辱 [humiliate]
- 媿,恥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- 大夫種始謀曰:「昔者 吳夫差不顧義而媿吾王。」—— 漢· 袁康《越絕書》
- 感謝 [thank]
- 臣常媿其長者,思有以報。——《新唐書》
- 心搖只待東方曉,長媿寒雞第一聲。——唐· 陸龜蒙《自遣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丑集下》《女字部》 ·媿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10
- 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基位切。同愧。或作謉。詳愧字註。 又《集韻》醜古作媿。註詳酉部十畫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女部》 ·媿
- 慙也。從女鬼聲。愧,媿或從恥省。俱位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