嗞
注音: ㄗ 讀音: zī
簡體部首: 口 簡體部外筆畫:9 簡體總筆畫:12
繁體部首:口 繁體部外筆畫:10 繁體總筆畫: 13
五筆86/98: KUXX 倉頡: RTVI 鄭碼:JUZZ
筆順編號:251431554554 四角號碼:68032 UNICODE:55DE
基本意思
zī ㄗˉ- 象聲詞:老鼠~~地叫。
- 古同咨,嗟嘆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zi1
-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zih1[臺灣四縣腔]zih1[海陸豐腔]zih1
詳細意思解釋
- 嗞 zī
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口,茲聲。本義:嘆聲)
- 同本義 [sigh]
- 嗞,嗟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平原令見諸公,必為言之曰:「嗟嗞乎, 司馬空!」——《戰國策·秦策》
- 又如:嗞咄(嗟嘆聲);嗞啦(形容刺耳的聲音)
- 露牙 [open]
- 我便說特來與你做媒。你倒嗞了這張嘴,說道:「姑娘,莫不是爹爹說王嗞。」——元· 柯丹邱《荊釵記》
- 又如:嗞嘴(咧著嘴)
- 象聲詞。如:嗞嗞(一種細尖響聲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嗞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10
- 《廣韻》子之切《集韻》津之切,音茲。《說文》嗟也。《廣韻》嗞嗟,憂聲也。 又《集韻》嗞,聽笑也。 又一曰啼不止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嗞
- 嗟也。從口茲聲。子之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