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口部 >>

注音: ㄨㄚˋ 讀音:  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9 總筆畫: 12

簡體部首: 簡體部外筆畫:9 簡體總筆畫: 12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10 繁體總筆畫:13

五筆86/98:KJLG 倉頡:RWOT 鄭碼:JKLK 

筆順編號: 251251125221 四角號碼:66012 UNICODE:55E2


基本意思

  ㄨㄚˋ
  1. 吞咽。
  2. 笑。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wat1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wut7[梅縣腔]wut7[臺灣四縣腔]wut7[客英字典]vut7

詳細意思解釋

〈動〉

  1. (形聲。從口,昷聲。本義:咽)
  2. 咽,通過口和喉關入胃內 [swallow]
    1. 嗢,咽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3. 又如:嗢咽(吞咽,飲吞)
  4. 笑 [laugh]
    1. 樂不勝謂之嗢噱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    2. 嗢噱終日。——《琴賦》
  5. 又如:嗢呼(笑呼)
  6. 吐出 [vomit]。如:嗢嗢(反胃欲嘔的聲音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嗢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10
  • 《玉篇》乙骨切《唐韻》烏沒切,音搵。《說文》咽也。《潘岳·笙賦》援鳴笙而將吹,先嗢噦以理氣。《註》咽中先噦而理氣也。一曰嗢噦,吐飮之貌。 又《廣韻》複姓,後魏書有嗢盆氏。又三字姓,嗢石蘭氏。 又《集韻》烏八切,音穵。義同。嗢字從口聲。*考證:〔《潘岳·笙賦》先嗢噦而理氣。〕 謹照原文而改以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嗢
  • 咽也。從口聲。烏沒切

嗢的造詞

別人正在查的漢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