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
注音: ㄐㄧㄣ 讀音: jīn
五筆86/98:MHK 倉頡:LB 鄭碼:LI 電碼:1577
筆順編號: 252 四角號碼:40227 UNICODE:5DFE
基本意思
jīn ㄐㄧㄣˉ- 擦東西或包裹、覆蓋東西的用品,多用紡織品制成:手~。圍~。領~。枕~。餐~。~幗(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,指婦女,如「~~英雄」)。
英漢互譯
- a piece of cloth
方言注音
- 粵語:gan1
- 客家話:[客英字典]gin1[臺灣四縣腔]gin1[梅縣腔]gin1[海陸豐腔]gin1[客語拼音字匯]gin1[沙頭角腔]gin1[陸豐腔]gin1[東莞腔]gin1[寶安腔]gin1
- 潮州話:geng1(kurg)[揭陽]gêng1(keng)[潮陽]ging1(king)
詳細意思解釋
- 巾 jīn
〈名〉
-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布巾下垂之形。本義:佩巾,拭布,相當于現在的手巾)
- 同本義 [towel]
- 巾,佩巾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沐巾一。——《儀禮·士冠禮》
- 盥卒授巾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- 布巾環幅不鑿。——《儀禮·士喪禮》
- 靜其巾冪。——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
- 兒女共沾巾。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- 歸來淚滿巾。——宋· 張俞《蠶婦》
- 巾短情長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- 又如:花巾;小絲巾;巾櫛(梳洗用品,即手巾和梳子;梳洗打扮);巾帚(拭巾和掃帚);巾帨(毛巾)
- 纏束或覆蓋用的織物 [a piece of cloth]
- 巾袖無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- 簌簌衣巾落棗花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浣溪沙》
- 又如:領巾;圍巾;巾帶(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,亦代指功名);巾車(有帷幕裝飾的車子);巾衣(古代士大夫的裝束,服之以示敬禮);又指古代送葬時引柩所用的布
- 巾待于阼階下。——《儀禮》
- 頭巾 [turban]
- 愆禮巾,所以飾首。——《風俗通》
- 巾,本以拭物,后人著之于頭。——《玉篇》
- 羽扇綸巾。——蘇軾《赤壁懷古》
- 首戴方山巾。——李白《嘲魯儒》
- 幅巾藜杖北城頭,卷地西風滿眼愁。——陸游《秋晚登城北門》
- 又如:巾幘(頭巾);巾冠(巾和冠);巾絮(頭巾);巾囊(包裹,布袋);巾帽(頭巾和帽子);巾卷(古代士族所用的頭巾和書卷。引申為士族的代稱)
- 巾箱 [turban box]
- 巾卷充街。——《文選·皇太子釋奠會詩》
- 又如:巾笈(存放巾帛、書卷的小箱子);巾笥(有巾帛覆蓋的箱子);巾衍(放置頭巾、書卷等物的小箱子);巾笥(即巾箱);巾篋(巾箱)
詞性變化
- 巾 jīn
〈動〉
- 包裹;覆蓋 [wrap; cover]
- 巾,猶衣也。珠叢云:以衣被車謂之巾。——《周禮·巾車》注
- 巾以文繡。(用繡巾蓋著。)——《莊子》
- 又如:巾冪(用來覆蓋禮器的布帛。引申為「覆蓋」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寅集中》《巾字部》 ·巾 ·康熙筆畫:3 ·部外筆畫:0
-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銀切,音。《說文》佩巾也。《禮·內則》盥卒授巾。《註》巾以帨手。 又《正韻》蒙首衣也。《玉篇》佩巾,本以拭物,後人著之於頭。《急就篇註》巾者,一幅之巾,所以裹頭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覆結,謂之幘巾。《釋名》巾,謹也。二十成人,士冠庶人巾,當自謹修於四敎也。 又《正韻》羃也。《周語》靜其巾羃。《註》巾羃,所以覆尊彝。 又被巾。《揚子·方言》帍裱謂之被巾。《註》婦人領巾也。 又《類篇》衣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巾車。《註》巾猶衣也。《疏》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,故訓巾猶衣也。 又《正韻》帉也。《說文》楚謂大巾曰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蔽厀,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。 又《急就篇註》巾,一曰裹足之巾,若今裒足布也。 又巾車,官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註》巾車,車官之長。 又《五音集韻》姜螼切,音巹,飾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香靳切,音焮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七》《巾部》 ·巾
- 佩巾也。從冂,丨象糸也。凡巾之屬皆從巾。居銀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佩巾也。帶下云。佩必有巾。佩巾、禮之紛帨也。鄭曰。紛帨、物之佩巾也。按以巾拭物曰巾。如以帨拭手曰帨。周禮。巾車之官。鄭注。巾猶衣也。然吳都賦。吳王乃巾玉路。陶淵明文曰。或巾柴車。或櫂孤舟。皆謂拂拭用之。不同鄭說也。陶句見文江淹雜體詩注。今本作或命巾車。不可通矣。玉篇曰。本以拭物。後人著之於頭。從冖。巾可覆物。故從冖。周禮冪人注。以巾覆物曰冪。丨象系也。有系而後佩於帶。居銀切。十二部。凡巾之屬皆從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