剺
注音: ㄌㄧˊ 讀音: lí
五筆86:FITV 五筆98:FTDV 倉頡: JKMSH 鄭碼: BDGY
筆順編號: 1123431341353 四角號碼: 58227 UNICODE:527A
基本意思
lí ㄌㄧˊ- 割;劃開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lai5lei4
- 潮州話:li5(l^i)
詳細意思解釋
- 剺 lí
〈動〉割;劃開 [scrape with a knife]。如:剺面(以刀劃面);剺耳(割耳流血);剺櫟(分別節制貌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子集下》《刀字部》 ·剺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11
- 《唐韻》里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良脂切,音棃。《說文》劃也。從刀,聲。《玉篇》剝也。又《韻會》通作黎。《後漢·耿恭傳》黎面流血。《註》卽剺字。又與棃通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伐楩枏而剖棃之。《集韻》或作剓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四》《刀部》 ·剺
- 剝也。劃也。從刀聲。里之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