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
注音: ㄧˊ 讀音: yí
五筆86/98:GXWI 倉頡: KN 鄭碼:GDYZ 電碼:1138
筆順編號:151534 四角號碼: 50802 UNICODE: 5937
基本意思
yí ㄧˊ-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:東~。九~(古時稱東夷有九種)。
-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:華~雜處(chǔ ㄔㄨˇ)。
- 平,平坦,平安:化險為~。
- 弄平:~為平地。
- 消滅:~滅。族~(誅殺犯罪者家族)。
- 等輩:「諸將皆陛下故等~」。
- 古代的鋤類工具。
- 古同怡,喜悅。
- 古同痍,創傷。
- 姓。
英漢互譯
- exterminate foreigner raze safe smooth
方言注音
- 粵語:ji4
- 客家話:[東莞腔]ji2[梅縣腔]j2[寶安腔]ji2[客語拼音字匯]yi2[海陸豐腔]ri2[客英字典]ji2[陸豐腔]gni3[臺灣四縣腔]ji2
詳細意思解釋
- 夷 yí
〈名〉
- (會意。從大從弓。本義:東方之人。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)
- 同本義 [Yi nationality]。殷代分布在今山東省,江蘇省一帶。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
- 夷,東方之人也。從大,從弓,會意,弓所持也。字亦作巳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夷有九種。——《後后漢書東夷傳》
- 宅喁夷。——《書饒典》。馬注:「萊夷也。」
- 四夷八蠻。——《周禮職方式》
- 如:夷歌(夷人的歌曲。亦蔑指外族的歌曲);夷蠻(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)
-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[foreign country;foreigner]
- 南撫夷越。——《三國志諸葛亮傳》
- 夷船由泥城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- 與夷決戰。
- 馀夷脫逃。
- 又如:夷場(即「洋場」。舊時上海人指租界地);夷館(清代稱外囯人在中囯的館舍)
- 倚輩;同輩 [same kind]
- 在醜夷不爭。——《禮記曲禮上》。鄭玄注:「夷,猶倚也。」
- 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。——《史記留候世家》
- 又如:夷等(同列,同輩)
- 古囯名 [Yi state]。在今山東省即墨市西
- 姓
詞性變化
- 夷 yí
〈形〉
- 平坦 [level]
-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。——《老子》
- 馳騁夷道。——《淮南子原道》
- 船背稍夷。——明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- 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。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- 又如:夷延(地勢平坦而廣闊);夷阻(平坦和險阻)
- 太平 [peaceful]。如:夷一(太平統一);夷世(太平之世)
- 平和;平易 [gentle;modest]
- 與之辯解,言和而色夷。——明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- 又如:夷坦(平和坦蕩);夷伍(平易而放達);夷易(平易,平正);夷泰(平和閑靜);夷淡(性情平和淡泊);夷雅(平和閑雅);夷道(平易之道);夷遠(平和而高遠);夷為(平和通達);夷粹(平和純正);夷澹(平易恬靜);夷簡(平易質人)
- 平正 [flat;level]。如:夷姡(公平美好);夷陂(平正和偏頗);夷易(平易,平正);夷庭(平正,平直)
- 經常,常道 [usual]
- 王極之傳言,是夷是訓,于帝其順。——《史記》
- 傲慢 [arrogant]
- 由禮則雅,不由禮則夷固僻違,庸眾而野。——《荀子》
- 安閑 [leisurely]。如:夷由(從容自得);夷白(安于清貧,潔身自好);夷坦(安祥自若的樣子)
- 通「怡」。喜悅 [happy;joyful]
- 云胡不夷?——《詩歌鄭風風雨》
- 我心則夷。——《詩.召南.草蟲》
- 羨馀術兮可夷。——《楚辭.九懷》
- 夷 yí
〈動〉
- 使平,拉平;鏟平 [level to the ground]
- 將塞井夷竈而為行也。——《左傳.成公十六年》
- 往而夷夫。——《呂氏春秋.似順》
- 芟夷大亂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如:夷為平地;夷岳;夷拔(鏟平攻破)平定 [put down]
- 亂生不夷,靡囯不泯。——《詩.大雅.桑柔》
- 實靖夷我邦。——《詩.大雅.召》
- 今操芟荑大難,略已平矣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- 又如:夷難(平定禍亂)
- 傷,受傷 [be wounded]
- 夷于左股。——《易.明夷》
- 芟夷我農功。——《左傳.成公十三年》
- 又如:夷傷(創傷;死傷)
- 攻破 [capture]。如:夷拔(攻破);夷破(攻破)
- 鏟除;消滅;誅滅 [exterminate;put to death]
- 是以人夷其宗廟。——《囯語.周語下》
- 夷滅者數十家。——《漢書.李廣蘇建傳》
- 吾欲夷其九族,以謝天下,安肯與逆賊結親耶?——《三囯演義》
- 又如:夷三族(古代的酷刑。一人犯罪,父母、兄弟、妻子[一說父族、母族、妻族]三族同坐)
- 毀滅 [ruin]。如:夷毀(毀滅)
- 猶豫,遲疑 [hesitate]。如:夷由(猶豫;遲疑不前);夷與(遲疑不前)
- 鋤草 [root out]
- 春始生而萌之,夏日至而夷之。——《周禮.秋官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丑集下》《大字部》 ·夷 ·康熙筆畫:6 ·部外筆畫:3
-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以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延知切,音姨。平也,易也。《詩·周頌》彼徂矣,岐有夷之行。 又大也。《詩·周頌》降福孔夷。 又安也,悅也。《詩·鄭風》旣見君子,云胡不夷。 又等也,儕也。《禮·曲禮》在醜夷不爭。《史記·張良傳》諸將陛下等夷。 又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男女奉尸夷於堂。《周禮·天官·凌人》大喪共夷槃冰,牀曰夷牀,衾曰夷衾,皆依尸爲言。 又夷俟,展足箕坐也。《論語》原壤夷俟。 又誅滅也。《前漢·法志》戰國時,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,造參夷之誅。 又傷也。《易·序卦》故受之以明夷 。又芟也。《周禮·秋官》薙氏掌殺草,夏日至而夷之。 又陵夷,言凡事始盛終衰,其頺替如丘陵漸平也。《前漢·成帝紀》帝王之道,曰以陵夷。 又地名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紀人伐夷。《註》國在城陽莊武縣。《莊十六年》晉武公伐夷。《註》采地。《僖二十三年》楚伐,遂取焦夷。《註》焦,譙縣,夷,城父,地。 又要服。《書·禹貢》五百里要服,三百里夷。 又嵎夷,東表之地,在今登州。《書·堯典》宅嵎夷。 又馮夷,河伯也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馮夷,得之,以遊大川。《郭璞·江賦》冰夷倚浪。《天子傳》河伯無夷之所都居。《註》冰夷,無夷,卽馮夷。又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馮夷,泰丙之御也。《註》二人名,古之能御隂陽者。《容齊隨筆》此別是一馮夷。 又女夷,風神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女夷鼓吹,以司天和。 又山名。武夷,在今崇安,有十二峰九曲之勝。相傳籛鏗之子,長曰武,次曰夷,隱此得道,故名。 又水名。夷水,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閒。《水經》漢水過宜城,夷水注之。 又鴟夷,酒器。《揚雄·酒箴》鴟夷滑稽,腹大如壷。《吳越春秋》吳王取子胥尸,盛以鴟夷,而投之江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范蠡變名易姓,爲鴟夷子皮。 又辛夷,花名。《楚辭·九歌》辛夷楣兮葯房。又留夷,香草。《屈原·離騷》畦留夷與揭車。 又《諡法》克毅秉政,安心好靜,曰夷。 又姓。周齊大夫夷仲年之後,見《統譜》。 又人名。伯夷,舜秩宗之官。又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。 又優婆夷。《梵書·翻譯名義》男曰優婆塞,女曰優婆夷,所云淸淨男女也。 又與彝同。《孟子》詩云:民之秉夷。詩本作彝。 又葉羊吏切,音異。《馮衍·顯志賦》攢射干雜蘼蕪兮,結木英與新夷。光扈扈而揚耀兮,紛郁郁而暢美。美音媚。新夷卽辛夷。 咕作。一曰古遲夷通。*考證:〔《易·說卦》坤上離下明夷。〕 謹按說卦無此語,謹照原書改: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。〔《郭璞·江賦》冰夷舞浪。〕 謹照原文舞改倚。〔相傳籛〈下堅〉之子,長曰舞,次曰夷。〕 謹照列仙傳原文〈下堅〉改鏗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》《大部》 ·夷
- 平也。從大從弓。東方之人也。以脂切
文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