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彳部 >>

注音: ㄉㄜˊ 讀音:  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12 總筆畫: 15

五筆86/98:TFLN 倉頡: HOJWP 鄭碼:OIAW 電碼: 1795

筆順編號: 332122522114544 四角號碼:24231 UNICODE:5FB7


基本意思

  ㄉㄜˊ
  1.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范,品行,品質:美~。品~。公~。~行。道~。~性。~育(以一定的社會要求,進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~才兼備。度~量力。~高望重。
  2. 心意,信念:一心一~。
  3. 恩惠:~施。~澤(德化和恩惠)。~惠。感恩戴~。
  4. 姓。

英漢互譯

  •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dak1
  • 客家話:[陸豐腔]det7[客英字典]det7[臺灣四縣腔]det7[梅縣腔]det7[海陸豐腔]det7[客語拼音字匯]ded5[沙頭角腔]diet7[寶安腔]det7[東莞腔]det7

詳細意思解釋

惪 dé〈動〉

  1. (形聲。從彳( chì),惪( dé)聲。從「彳」,表示與行走有關。本義:登高,攀登)
  2. 同本義 [ascend]
    1. 德,升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君子德車。——《易·剝》虞本。按,與剝廬對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順德,亦本字。
  3. 感激 [be grateful]
    1. 然則德我乎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
  4. 通「得」。取得,獲得 [get]
    1. 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——《老子·四十九章》
    2. 是故用財不費,民德不勞。——《墨子·節用上》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

  1. 道德,品行 [virtue;moral character;integrity]
    1. 德,德行。——《篇海類編》
    2. 德行,內外之稱,在心為德,施之為行。——《周禮·地官》注
    3. 德何如可以王矣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    4. 六三德。正直、剛克、柔克也。——《書·洪范》。注:「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」
    5. 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于天下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    6. 無德不貴,無能不官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  2. 又如:德薄(德行淺薄);德望(品德與名譽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滿布天下);德薄望淺(謙詞。品德低下,名望輕微);德門(能恪遵禮教道德的人家);德譽(道德聲譽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藝(道德與才藝);德操(道德操行)
  3. 恩惠;恩德 [kindness;favor]
    1. 是不敢倍德畔施。——《戰國策·秦策》。注:「恩也。」
    2.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  4. 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澤);德惠(德澤恩惠)
  5. 仁愛;善行 [kindheartedness]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績);德法(儒家謂合乎仁德的禮法);德厚(仁厚)
  6. 心意 [heart;mind]。如:同心同德
  7. 福 [happy]
    1. 百姓之德也。——《禮記·哀公問》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寅集下》《彳字部》 ·德 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12
  •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登入聲。《廣韻》德行也。《集韻》德行之得也。《正韻》凡言德者,善美,正大,光明,純懿之稱也。《易·乾卦》君子進德修業。《詩·大雅》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《書·臯陶謨》九德,寬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亂而敬,擾而毅,直而溫,而廉,剛而塞,彊而義。又《洪範》三德,一曰正直,二曰剛克,三曰柔克。《周禮·地官》六德:知、仁、聖、義、中、和。 又《玉篇》德,惠也。《書·盤庚》施實德于民。《詩·小雅》旣飽以德。 又善敎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春之月,命相布德,和令,行慶,施惠。《註》德謂善敎。 又感恩曰德。《左傳·成三年》王曰:然則德我乎。《疏》德加於彼,彼荷其恩,故謂荷恩爲德。《後漢·樊曄傳》光武微時,曄餽餌一笥,帝德之不忘。 又《韻會》四時旺氣也。《禮·月令》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 又《諡法》綏柔士民,諫爭不威,執義揚善,曰德。 又《說文》升也。 又《玉篇》福也。 又星名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望氣王朔言,後獨見塡星出如瓜。有司皆曰:陛下建漢家封禪,天其報德星云。《註》德星,旣填星也。 又《韻會》亦作悳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悳至渥也。 又州名。《廣韻》秦爲齊郡地,漢爲平原郡。武德初爲德州,因德安縣以名之。 又葉都木切,音篤。《謝惠連·雪賦》曹風以麻衣比色,楚謠以幽蘭儷曲。盈尺則呈瑞於豐年,袤丈則表沴於隂德。 又葉得各切,當入聲。《易林》酒爲歡伯,除憂來樂,福善入門,與君相索,使我有德。*考證:〔《書·大禹謨》九德,寬而栗。〕 謹照原書改臯陶謨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彳部》 ·德
  • 升也。從彳聲。多則切

English

ethics, morality, virtue

德的造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