蕞
注音: ㄗㄨㄟˋ 讀音: zuì
簡體部首:艸 簡體部外筆畫:12 簡體總筆畫: 15
繁體部首:艸 繁體部外筆畫:12 繁體總筆畫:18
五筆86/98:AJBC 倉頡: TASE 鄭碼:EKCX 電碼: 5612
筆順編號:122251112211154 四角號碼: 44447 UNICODE:855E
基本意思
zuì ㄗㄨㄟˋ- 古代演習朝會禮儀時捆扎茅草立放著用來標志位次,引申為叢聚的樣子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zeoi3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cot7[梅縣腔]zui5[臺灣四縣腔]cot7[客英字典]cot7[寶安腔]cui5[客語拼音字匯]cui4zui4
詳細意思解釋
- 蕞 zuì
〈名〉戰國時秦地 [an ancient place name]。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
- 蕞,地名。在秦,一曰在 新豐。——《集韻》
詞性變化
- 蕞 zuì
〈形〉
- 小的 [small]
- 蕞,小貌。——《廣韻》
- 夫以蕞爾之驅,攻之者非一涂。——嵇康《養生論》
- 又如:蕞爾小割(形容地域極小的國家);蕞眇(短小,矮小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蕞 ·康熙筆畫:18 ·部外筆畫:12
- 《唐韻》才外切《集韻》徂外切,音。《說文》小貌。《左傳·昭七年》蕞爾國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宵歌蕞陋。 又《潘岳·西征賦》蕞芮于城隅者,百不處一。《註》聚貌。 又《集韻》祖外切,音最。地名,在新豐。 又通蕝。詳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