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
注音: ㄒㄧㄠ 讀音: xiāo
簡體部首:艸 簡體部外筆畫: 13 簡體總筆畫: 16
繁體部首: 艸 繁體部外筆畫: 12 繁體總筆畫:18
五筆86: AVHH 五筆98:AVFJ 倉頡:TLX 鄭碼:EXND 電碼:5618
筆順編號:1225112321155212 四角號碼: 44227 UNICODE:856D
基本意思
"xiāo ㄒㄧㄠˉ- 見蕭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siu1
- 客家話:[寶安腔]siau1[海陸豐腔]siau1[客英字典]siau1[臺灣四縣腔]siau1seu1[梅縣腔]siau1[陸豐腔]siau1[東莞腔]siau1[客語拼音字匯]seu1xiau1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蕭 ·康熙筆畫:18 ·部外筆畫:12
- 《唐韻》蘇彫切《集韻》先凋切,音簫。艾蒿也。《詩·王風》彼采蕭兮。《疏》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蕭合黍稷,臭陽達于牆屋。 又《詩·小雅》蕭蕭馬鳴。《註》聲也。 又《前漢·食貨志》江淮之閒,蕭然煩費。《註》蕭然猶騷然,勞動之貌。 又蕭條,寂寥貌。《宋玉·九辨》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。《註》隂令促,急風疾暴也。 又《論語》不在顓臾,而在蕭牆之內。《何晏註》蕭之言肅也,牆謂屛也。君臣相見之禮,至屛而加肅敬。 又斧名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蕭斧戢柯以柙刃。《說文註》蕭斧,芟艾之斧也。 又國名。《左傳·文十四年》宋高哀爲蕭封人。《註》蕭,宋附庸國。 又關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北出蕭關。 又姓。《潛夫論》蕭氏,殷舊姓也。 又葉音修。《毛詩·古音考》冽彼下泉,浸彼苞蕭。葉下周。《屈原·九歌》風颯颯兮木蕭蕭。葉下憂。◎按《周禮·地官·甸師》蕭茅註:鄭讀所六反,至杜子春始讀爲簫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蕭
- 艾蒿也。從艸肅聲。蘇彫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