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艸部 >>

注音: ㄌㄧㄠˇ ㄌㄨˋ 讀音: liǎo lù 

部首:  部外筆畫: 11 總筆畫: 14

簡體部首:  簡體部外筆畫: 11 簡體總筆畫: 14

繁體部首:  繁體部外筆畫:11 繁體總筆畫: 17

五筆86/98: ANWE 倉頡:TSMH 鄭碼:EYOP 電碼: 5578

筆順編號:12254154134333 四角號碼:44202 UNICODE: 84FC


基本意思

liǎo   ㄌㄧㄠˇ
  1. 一年生草本植物,葉披針形,花小,白色或淺紅色,果實卵形、扁平,生長在水邊或水中。莖葉味辛辣,可用以調味。全草入藥。亦稱「水蓼」。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liu5luk6
  • 客家話:[寶安腔]liau3
  • luk7[臺灣四縣腔]liau5liuk8[梅縣腔]liau3[海陸豐腔]liau6liuk8[客英字典]liau3liuk8[客語拼音字匯]liau4

詳細意思解釋

  • liǎo

〈名〉

  1. 蓼屬植物的泛稱 [knot-weed]。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小,白色或淺紅色,生長在水邊或水中。葉味辛,可用以調味
  2. 春秋古國名 [Liao state]
  3. 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
  4. 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有蓼城岡,即古蓼國之地
  5. 古縣名 [Liao county]。南朝梁置。在今河南省固始縣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蓼 ·康熙筆畫:17 ·部外筆畫:11
  • 《唐韻》盧鳥切《韻會》朗鳥切,音了。《說文》辛菜。《詩·周頌》予又集于蓼。《本草·釋名》蓼類性皆飛揚,故字從翏,高飛貌。 又國名。《左傳·文五年》楚子燮滅蓼。《註》蓼國,今安豐蓼縣。 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蓼水出襄山蓼谷。 又亭名。《水經注》漳水東南過蓼亭。 又姓。《潛夫論》莒蓼皆臯陶之後也。 又《集韻》魯皓切,音老。摎蓼,搜索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摎蓼浶浪。 又《唐韻》力竹切,音六。《詩·小雅》蓼蓼者莪。《傳》蓼蓼,長大貌。 又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註》力糾切,音鏐。糾蓼,相引也。《大人賦》糾蓼叫奡。又《通鑑》蓼侯孔臧。《史炤·釋文》蓼音六。《胡三省曰》《陸德明·經典釋文》蓼音了,未嘗有六音,史炤誤。 《玉篇》又作。《佩觿集》俗作蓼。蓼字下從作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蓼
  • 辛菜,薔虞也。從艸翏聲。盧鳥切

English

smartweed, polygonum

蓼的造詞

蓼的成語

別人正在查的漢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