凜
注音: ㄌㄧㄣˇ 讀音: lǐn
五筆86/98: UYLI 倉頡: IMYWF 鄭碼:TDJB 電碼: 0412
筆順編號: 414125251111234 四角號碼: 30191 UNICODE:51DB
基本意思
lǐn ㄌㄧㄣˇ- 寒冷:~冽。~~。
- 嚴肅,嚴正有威勢:~然。~若冰霜。
英漢互譯
- afraid cold severe stern strict
方言注音
- 粵語:lam5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lim3[客英字典]lim3[海陸豐腔]lim3
- 潮州話:nim2(ním)「潮州、饒平」lim2「澄海」ning2
詳細意思解釋
- 凜
凜 lǐn〈形〉
- (形聲。從仌( bīng)冰。稟( bǐng)聲。本義:剌骨的寒冷)
- 同本義 [cold]
- 癛,寒也。從欠,廩聲。字亦作凜。又作懔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其性為凜。——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。注:「寒也。腎之性也。」
- 寒則凜凍。——《風俗通·究通》
- 凜凜寒風升。——潘岳《悼亡詩》
- 凜秋暑退,熙春寒往。——潘岳《閑居賦》
- 又如:凜冽(非常寒冷);凜栗(因寒冷而顫抖);凜秋(寒冷的秋天);凜氣(寒氣);凜寒(寒冷)
- 嚴肅而可敬畏 [severe; awe-inspiring]
- 凜者,顏色懼貌。——《埤蒼》
- 凜凜四百余兆之國民。——梁啟超《少年中國說》
- 又如:凜凜斂斂(威嚴而使人敬畏的樣子);凜如(嚴肅);凜嚴(嚴肅);凜畏(敬畏);凜如(令人敬畏);凜嚴(敬畏的樣子)
- 畏懼 [afraid]
- 凜乎其不可留也。——蘇軾《后赤壁賦》
- 又如:凜畏(畏懼);凜栗(恐懼;驚恐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子集下》《冫字部》 ·凜 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13
- 《唐韻》力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錦切,音廩。《說文》寒也。《玉篇》凜凜,寒也。《韻會》凄淸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