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
注音: ㄋㄧㄥˊ 讀音: níng
五筆86/98:UXTH 倉頡:IMPKO 鄭碼: TDXI 電碼: 0413
筆順編號: 4135322345452134 四角號碼: 37181 UNICODE:51DD
基本意思
níng ㄋㄧㄥˊ- 氣體變為液體或液體變為固體:~結。~固。~凍。~集。~脂。~滯。
- 聚集,集中:~聚。~重(zhòng )。~神(聚精會神)。~思。~眸。~睇(注視)。~練。
英漢互譯
- coagulate congeal curdle with fixed attention
方言注音
- 粵語:jing4king4
- 客家話:[梅縣腔]gen5ken2ken5ngian2[陸豐腔]gnian3[客語拼音字匯]ken2ken4ngin1[海陸豐腔]ngien2kien2[客英字典]ngien2ngen2[寶安腔]ngien2ken2[東莞腔]ngi2[臺灣四縣腔]ngien2kien2
- 潮州話:ngêng5(ngêng)「潮州」ngiêng5「潮陽」nging5
詳細意思解釋
- 凝 níng
〈動〉
- (會意。古冰字,從水,從疑。疑,止也。疑亦聲。本義:結冰)
- 同本義 [freeze]
- 凝,水堅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凝,定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- 膚如凝脂。——《詩·衛風·碩人》
- 凝土以為器。——《考工記》
- 天氣嚴疑之氣。——《禮記·鄉飲酒義》
- 霜鍔水凝。——枚乘《七命》
- 幕中草檄(xì)硯水凝。—— 唐· 岑參《走馬川行》
- 又如:凝寒(寒冷凍結);凝冰(冰;結冰);凝雨(雪);凝涸(凍結);凝霜(凝結成霜)
- 凝聚;積聚 [condense;agglutinate;coagulate]
- 沙石凝積,地勢無所宜。——《鹽鐵論·輕重》
- 瀚海闌干百丈冰,愁云慘淡萬里凝。——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
- 又如:油還沒凝住;水凝成了冰;凝合(聚攏集結);凝情(凝聚愁情);凝圖(收聚天下圖書);凝塵(積聚的塵土);凝蹇(凝結);凝露(凝結的露珠;凝聚成露;凝結著露珠);凝心(專心;一心一意);凝玩(專心觀賞把玩);凝念(沉思;專心思考);凝待(專心等待);凝睛(眼不轉睛);凝意(意念專注)
- 集中;注目;注視 [concentrate one's attention; fix one’s eyes on]
- 用志不分、乃凝于神。——《莊子·達生》
- 凝聽翔立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- 又如:凝盼(注視);凝目(注目;凝視);凝眺(注目遠望);凝眼(注目);凝瞳(注目)
- 停止;靜止 [stop]
- 舟凝滯于水濱,車逶遲于山側。——江淹《別賦》
- 又如:凝坐(靜坐);凝停(靜止;停滯);凝絕(停止;中斷);凝族(冕旒靜止不動。形容帝王態度肅穆專注);凝澹(靜止)
詞性變化
- 凝 níng
〈形〉
- 穩重;莊重 [calm and steady]
- 器量宏大,風度端凝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容止類》
- 又如:凝正(穩重端莊);凝厚(穩重敦厚);凝直(莊重而正直);凝峻(莊重嚴峻);凝特(莊重嚴肅,與眾不同);凝簡(莊重而樸實);凝曠(端莊曠達);凝穩(端莊穩重)
- 徐緩 [slow]
- 緩歌慢舞凝絲竹。——白居易《長恨歌》
- 又如:凝笳(徐緩幽咽的笳聲);凝凈(平緩明靜)
- 表示程度很深 [deep]。如:凝冬(嚴冬);凝冽(謂嚴寒);凝寒(嚴寒);凝湛(深湛清澈);凝煙(濃密的霧氣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子集下》《冫字部》 ·凝 ·康熙筆畫:16 ·部外筆畫:14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陵切《韻會》疑陵切,觺平聲。《說文》水堅也。本作冰。從水從仌。《徐曰》俗作凝。今文從俗。《易·坤卦》履霜堅冰,隂始凝也。又《增韻》成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庶績其凝。《易·鼎卦》君子以正位凝命。《註》嚴整貌。又《謝玄暉鼓吹曲》凝笳翼高蓋。《李註》徐聲引調謂之凝。又《唐韻》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牛孕切,觺去聲。止水也。又葉鄂力切。觺入聲。《楚辭·大招》天白顥顥,寒凝凝只。乎無往,盈北極只。《註》凝凝,冰凍貌。又《韻會》或作疑。《詩·大雅》靡所止疑。《註》音屹。疑,讀如儀禮疑立之疑,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