萃
注音: ㄘㄨㄟˋ 讀音: cuì
簡體部首: 艸 簡體部外筆畫: 8 簡體總筆畫:11
繁體部首: 艸 繁體部外筆畫:8 繁體總筆畫:14
五筆86/98: AYWF 倉頡:TYOJ 鄭碼:ESOE 電碼:5488
筆順編號:12241343412 四角號碼:44408 UNICODE:8403
基本意思
cuì ㄘㄨㄟˋ- 草叢生,草茂盛的樣子。
- 聚集:~集。~聚。薈~。出類拔~。
- 古同悴,憔悴。
- 姓。
英漢互譯
- a gathering of things or people assemble
方言注音
- 粵語:seoi6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cui5[客英字典]cui5[海陸豐腔]cui5[梅縣腔]cui5[寶安腔]cui5[客語拼音字匯]cui4
詳細意思解釋
- 萃 cuì
〈形〉
- (形聲。從艸,卒聲。本義:草叢生的樣子)
- 同本義 [bush]
- 萃,草盛貌。——《集韻》
- 通「悴」 [wan and sallow]
- 又如:萃辱(勞苦和屈辱);萃惡(臉色憔悴)
- 通「崒」 [towering]。如:萃萃(崒崒。巍巍高大的樣子)
詞性變化
- 萃 cuì
〈動〉
- 引申為聚集,聚攏 [assemble;gather]
- 翡翠脅翼而來萃兮。——司馬相如《長門賦》
- 縉紳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計所出。——文天祥《指南錄·后序》
- 萃于一堂
- 又如:薈萃(會集);萃止(聚集。止,語尾助詞);萃次(匯總并按次序編列);萃萃(聚積的樣子);萃叢(聚集的樣子)
- 萃 cuì
〈名〉
- 群,類。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[gathering of people or collection of things]
- 出于其類,拔乎其萃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
- 又如:萃類(同類;同僚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萃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
- 《唐韻》秦醉切,音瘁。《說文》草貌。 又《博雅》苦萃,款冬也。 又《易·卦名》坤下兌上萃。《彖曰》萃,聚也。《詩·陳風》有鴞萃止。《齊語》令夫士羣萃而州處。 又《集韻》昨律切,音崒。義同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矗森萃,蓊茸蕭瑟。 又七內切,音淬。萃蔡,衣聲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翕呷萃蔡。 又通倅。《周禮·春官》車僕掌戎路之萃。《註》萃猶副也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萃
- 艸皃。從艸卒聲,讀若瘁。秦醉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