萇
注音: ㄔㄤˊ 讀音: cháng
簡體部首:艸 簡體部外筆畫: 8 簡體總筆畫:11
繁體部首: 艸 繁體部外筆畫:8 繁體總筆畫: 14
五筆86/98:ADEU 倉頡: TSMV 鄭碼:ECH 電碼:5500
筆順編號: 12212111534 四角號碼: 44732 UNICODE: 8407
基本意思
"cháng ㄔㄤˊ- 見萇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coeng4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cong2[梅縣腔]chong2[海陸豐腔]chong2[客英字典]chong2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萇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
- 《唐韻》直良切《韻會》仲良切,音長。《詩·檜風》隰有萇楚,猗其枝。《傳》萇楚,銚弋也。《疏》今羊桃也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薇蕪蓀萇。 又姓。《禮·樂記》閒諸萇弘。《註》萇弘,周太史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唐奉天尉萇總。 又烏萇,國名。《水經注》烏萇國卽北天竺,佛所到國也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萇
- 萇楚,跳弋。一名羊桃。從艸長聲。直良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