萋
注音: ㄑㄧ 讀音: qī
簡體部首: 艸 簡體部外筆畫: 8 簡體總筆畫:11
繁體部首: 艸 繁體部外筆畫:8 繁體總筆畫: 14
五筆86/98: AGVV 倉頡:TJLV 鄭碼:EAXZ 電碼: 5491
筆順編號:12215112531 四角號碼: 44404 UNICODE:840B
基本意思
qī ㄑㄧˉ- 〔~~〕形容草生長茂盛的樣子,如「芳草~~」。
- 〔~斐〕a.形容花紋錯雜的樣子,如「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;彼潛人者,亦已大甚!」b.喻讒言,如「吞決之情深,則~~之辭作。」
方言注音
- 粵語:cai1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ci1zi1[客語拼音字匯]qi1[臺灣四縣腔]ci1zi1[客英字典]ci1[梅縣腔]ci1[寶安腔]ci1
詳細意思解釋
- 萋 qī
〈形〉
- (形聲。從艸,妻聲。本義:草茂盛的樣子)
- 同本義 [luxuriant]
- 萋,草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中庭萋兮鮮草生。——《漢書·外戚傳》
- 又如:萋迷(草叢生茂密,造成視線阻隔。也指景象模糊不清);萋芊(草木茂密的樣子);萋蒨(蔭蔽;深密);萋翳(茂密;蔭蔽)
- 花紋交錯的樣子 [mixed]
- 萋兮斐兮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
- 又如:萋斐(萋菲。花紋交錯的樣子)
- 通「凄」 [desolate]。如:萋迷(凄涼而模糊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萋 ·康熙筆畫:14 ·部外筆畫:8
- 《唐韻》七稽切《韻會》千西切,音妻。《玉篇》草盛貌。《詩·周南》維葉萋萋。 又雲行貌。《詩·小雅》有渰萋萋。 又《爾雅·釋訓》萋萋,臣盡力也。 又萋斐,文章相錯也。《詩·小雅》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 又萋且,敬愼貌。《詩·周頌》有萋有且。 又《韻會》此禮切,音泚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珍樹猗猗,奇卉萋萋。蕙風如薰,甘露如醴。 又《集韻》千咨切,音郪。義同。*考證:〔《詩·周頌》有萋有苴。〕 謹照原文苴改且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萋
- 艸盛。從艸妻聲。《詩》曰:「菶菶萋萋。」七稽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