荋
注音: ㄦˊ 讀音: ér
簡體部首:艸 簡體部外筆畫: 6 簡體總筆畫: 9
繁體部首: 艸 繁體部外筆畫:6 繁體總筆畫: 12
五筆86/98: ADMJ 倉頡:TMBL 鄭碼: EGL
筆順編號: 122132522 四角號碼: 44227 UNICODE: 834B
基本意思
ér ㄦˊ- 草多葉的樣子。
方言注音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ji2[客英字典]ji2[海陸豐腔]ri2
- 潮州話:re5(z^ur)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荋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
- 《玉篇》《直音》讓之切,音而。草多貌。 又草名。《馬融·廣成頌》芝荋菫荁。 又亭名。《說文》沛城有楊荋亭。又《集韻》汝來切,音腝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荋
- 艸多葉皃。從艸而聲。沛城父有楊荋亭。如之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