莙
注音: ㄐㄩㄣ 讀音: jūn
簡體部首: 艸 簡體部外筆畫: 7 簡體總筆畫: 10
繁體部首:艸 繁體部外筆畫:7 繁體總筆畫:13
五筆86/98: AVTK 倉頡: TSKR 鄭碼:EXJ 電碼:5483
筆順編號:1225113251 四角號碼: 44607 UNICODE:8399
基本意思
jūn ㄐㄩㄣˉ- 〔~荙萊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葉有長柄,可食。
- 水藻名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gwan1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kiun2[客英字典]kiun2kiun3[臺灣四縣腔]kiun2[梅縣腔]kiun2
詳細意思解釋
- 莙 jūn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莙 ·康熙筆畫:13 ·部外筆畫:7
- 《唐韻》渠殞切《集韻》巨殞切,音窘。《說文》牛藻也。《爾雅·釋草》莙,牛藻。《註》江東呼馬藻,藻之葉大者也。《顏氏家訓》卽陸璣所謂聚藻,葉如蓬者也。今水中有此物,一節長數寸,細茸如絲,圍繞可愛,長者二三十節。 又《廣韻》居筠切《集韻》俱倫切,音麕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莙
- 井藻也。從艸君聲,讀若威。渠殞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