茆
注音: ㄇㄠˊ 讀音: máo
簡體部首: 艸 簡體部外筆畫:5 簡體總筆畫: 8
繁體部首:艸 繁體部外筆畫: 5 繁體總筆畫:11
五筆86/98: AQTB 倉頡:THHL 鄭碼: ERMY 電碼: 5374
筆順編號: 12235352 四角號碼: 44727 UNICODE: 8306
基本意思
máo ㄇㄠˊ- 同茅。
- 姓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maau5
- 客家話:[臺灣四縣腔]mau3[寶安腔]mau2[海陸豐腔]mau3[客英字典]mau3[客語拼音字匯]mau2[梅縣腔]mau3
詳細意思解釋
- 茆 máo
- 同「茅」
- 覆之以茆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
- 另見 mǎo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茆 ·康熙筆畫:11 ·部外筆畫:5
- 《唐韻》莫飽切,音卯。《韻會》鳧葵。《鄭小同云》蓴菜草。《詩·魯頌》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《陸璣疏》茆與荇菜相似,葉大如手,赤圓有肥者,著手滑不得停,莖大如匕柄,葉可以生食,又可鬻,滑美。江南人謂之蓴菜,或謂之水葵,諸陂澤中皆有。《干寶云》今之蹗草,堪爲葅,江東有之。又云:或名水戾。一云今之浮菜,卽豬蓴是也。 又《集韻》通。草叢生也。 又與茅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醢人》茆菹。《鄭註》讀作茅。《說文》《玉篇》音柳。註詳字。*考證:〔《于寶云》今之蹗草。〕 謹照原文于寶改干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