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辭典

中文字典 >> 艸部 >>

注音: ㄘˊ 讀音:  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6   總筆畫: 9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 6   簡體總筆畫: 9

繁體部首:   繁體部外筆畫:6   繁體總筆畫: 12

五筆86/98:AUQW   倉頡: TIMO   鄭碼: ETRO   電碼: 5412

筆順編號: 122413534   四角號碼:44182   UNICODE: 8328


基本意思

  ㄘˊ
  1. 用茅或葦覆蓋房子:茅~(用茅草覆蓋屋頂)。~宇(茅屋)。~檐。~門。
  2. 蒺藜:~藿(藿,野菜;指以茨藿充饑,引申為粗劣的食物)。
  3. 積土填滿:「~其所決而高之。」

方言注音

  • 粵語:ci4
  •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cih1zih1[客英字典]cih1zih1[臺灣四縣腔]cih1zih1[梅縣腔]ze2[客語拼音字匯]ci4
  • 潮州話:徐余3徐余5,ce3ce5(tshùrtsh^ur)[潮陽]cu3cu5(tshùtsh^u)

詳細意思解釋

〈動〉(形聲。從艸,次聲。本義:用蘆葦、茅草蓋屋頂) 同本義 [thatch]

    1. 茨,以茅葦蓋屋。——《說文》
    2. 環堵之室,茨以生草。——《莊子·讓王》

詞性變化

〈名〉

  1. 用蘆葦、茅草蓋的屋頂 [thatched hut]
    1. 堯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  2. 又如:茨宇(茅屋);茨竹(用茅草和竹子搭蓋的房子);茨檐(茅舍,民房)
  3. 蒺藜 [Tribulus terrestris]
    1. 墻有茨,不可埽也。——《詩·鄘風·墻有茨》
    2. 楚楚者茨,言抽其棘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
  4. 又如:茨門(茅草,蘆葦所做的門);茨棘(茅草與荊棘。比喻荒野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茨 ·康熙筆畫:12 ·部外筆畫:6
  • 《唐韻》疾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才資切,音薋。《說文》以茅蓋屋。《釋名》茨,次也,次草爲之也。《書·梓材》惟其塗塈茨。《周禮·夏官·圉師》茨牆則剪闔。《莊子·讓王篇》原憲居魯,環堵之室,茨以生草。 又《詩·鄘風》牆有茨。《註》蒺藜也。《爾雅·釋草》茨,蒺藜。《註》布地蔓生,細葉,子有三角,刺人。 又《酉陽雜俎》沙州,飼馬以茨、萁。 又《博雅》積也,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曾孫之稼,如茨如梁。 又山名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。 又姓。《後漢·衞颯傳》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茨
  • 以茅葦蓋屋。從艸次聲。疾茲切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茅葢屋。俗本作以茅葦葢屋。見甫田鄭箋。釋名曰。屋以艸葢曰茨。茨、次也。次艸爲之也。從艸。次聲。此形聲包意。疾資切。十五部。

English

thatching; caltrop, Tribulus terrestris

茨的造詞

茨的成語

別人正在查的漢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