鯈
注音: ㄊㄧㄠˊ 讀音: tiáo
簡體部首: 魚 簡體部外筆畫:6 簡體總筆畫:17
繁體部首:魚 繁體部外筆畫:7 繁體總筆畫: 18
五筆86/98:WHTO 倉頡:OLOF 鄭碼: NIRR 電碼: 9572
筆順編號: 32235435251214444 四角號碼:27236 UNICODE:9BC8
基本意思
tiáo ㄊㄧㄠˊ- 古同鰷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jau4tiu4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riu2tiau2[客英字典]ju2tiau2[臺灣四縣腔]ju2tiau2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亥集中》《魚字部》 ·鯈 ·康熙筆畫:18 ·部外筆畫:7
- 《唐韻》以周切《集韻》夷周切,音由。《說文》魚名。《集韻》與鮋同。《莊子·秋水篇》鯈魚出游。《音義》卽白鯈魚也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不得其道者,若觀鯈魚。《註》鯈魚,小魚。《正字通》俗呼參條魚,長而小,時浮水面,性好遊,故名。又《山海經》帶山彭水西流至芘湖,其中多鯈魚,其狀如雞赤尾,三尾六足四目,其音如鵲。○按與《莊子》《淮南子》別是一種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文十七年》將悉敝賦以待于鯈。《註》鯈,晉鄭之境。又人名。《左傳》晉公子伯鯈,後漢劉鯈。又《廣韻》直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留切《正韻》除留切,音儔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田聊切,音迢。本作鰷。詳鰷字註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魚部》 ·鯈
- 魚名。從魚攸聲。直由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