髓
注音: ㄙㄨㄟˇ 讀音: suǐ
簡體部首:骨 簡體部外筆畫:12 簡體總筆畫:21
繁體部首: 骨 繁體部外筆畫:13 繁體總筆畫:23
五筆86/98: MEDP 倉頡:BBYKB 鄭碼: LWBQ 電碼: 7557
筆順編號: 255452511131212511454 四角號碼: 74232 UNICODE: 9AD3
基本意思
suǐ ㄙㄨㄟˇ- 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:骨~。精~(喻精華)。
- 像骨髓的東西:脊~。腦~。延~(后腦的一部分)。
-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,由薄冠的細胞組成。
英漢互譯
- marrow
方言注音
- 粵語:seoi5
- 客家話:[沙頭角腔]sui2[陸豐腔]sui3[海陸豐腔]sui3sioi3tsioi3sui3cui3[客英字典]sioi3sui3tsioi3[寶安腔]sui3soi3[東莞腔]sui3[臺灣四縣腔]soi3sioi3tsioi3sui3cui3[梅縣腔]sui3soi3sioi3
詳細意思解釋
- 髓 suǐ
〈名〉
- (形聲。從骨,隨省聲。本義:骨中的凝脂)
- 同本義 [marrow]。如:髓腦(指腦漿)
- 比喻精華 [essence]。如:精髓(精華)
-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,由薄冠的細胞組成 [pith]。如:髓結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亥集上》《骨字部》 ·髓 ·康熙筆畫:23 ·部外筆畫:13
- 《集韻》同。《釋名》髓,遺也,遺,〈氵匱〉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浹肌膚而臧骨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