骴
注音: ㄘ 讀音: cī
簡體部首: 骨 簡體部外筆畫: 6 簡體總筆畫: 15
繁體部首: 骨
五筆86/98:MEHX 倉頡:BBYMP 鄭碼: LWIR
筆順編號: 255452511212135 四角號碼: 72210 UNICODE: 9AB4
基本意思
cī ㄘˉ- 肉未爛盡的尸骨。
方言注音
- 粵語:ci1ci3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zih1cih1[客英字典]zih1cu1[臺灣四縣腔]zih1cih1
詳細意思解釋
- 骴
髊 cī〈名〉骴骨,肉未爛盡的骸骨 [skeleton]
- 骴,鳥獸殘骨曰骴。——《說文》
- 蠟氏掌除骴。——《周禮·蠟氏》。鄭玄注:「謂死人骨也。」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亥集上》《骨字部》 ·骴 ·康熙筆畫:15 ·部外筆畫:5
- 《廣韻》疾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才支切《正韻》才資切,音疵。《說文》鳥獸殘骨骴。骴,可惡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蠟氏》掌除骴。《註》謂死人骨也。骨之尚有肉者,及禽獸之骨,皆是。 又《說文》或從肉作胔。《禮·月令》掩骼薶胔。《註》肉腐曰胔。《釋文》有骨曰胔。亦作骴。《集韻》或作髊。《韻會》或作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疾智切《正韻》恣四切,音漬。又《集韻》將此切,音紫。又仕懈切,音砦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四》《骨部》 ·骴
- 鳥獸殘骨曰骴。骴,可惡也。從骨此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「掩骼薶骴。」骴或從肉。資四切〖注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