霾
注音: ㄇㄞˊ 讀音: mái
五筆86: FEEF 五筆98:FEJF 倉頡:MBBHG 鄭碼:FVKB 電碼:7223
筆順編號:1452444434435332511211 四角號碼: 10215 UNICODE: 973E
基本意思
mái ㄇㄞˊ- 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、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:陰~。
- 亂風時空中降下沙土,塵土飛揚。
- 古同埋,埋葬。
英漢互譯
- haze
方言注音
- 粵語:lei4maai4mai4
-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mai2li2[寶安腔]mai2[客英字典]mai2[臺灣四縣腔]mai2li2[客語拼音字匯]mai2[梅縣腔]mai2
詳細意思解釋
- 霾 mái
〈動〉
- (形聲。從雨,貍( lí)聲。本義:風夾著塵土)
- 同本義,即落黃沙 [hazehang]
- 終風且霾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終風》
- 又如:霾晦(大風揚起塵土,天色晦暗);霾曀(隱晦不明的樣子)
- 通「埋」。陷在地里 [bury]
- 霾兩輪兮縶四馬。——屈原《九歌·國殤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戌集中》《雨字部》 ·霾 ·康熙筆畫:22 ·部外筆畫:14
- 《唐韻》莫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謨皆切,音埋。《說文》風雨土也。從雨貍聲。《釋名》霾,晦也。言如物塵晦之色也。《埤雅》霾下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風而雨土爲霾。《疏》孫炎曰:大風揚塵,土從上下也。《詩·邶風》終風且霾。《傳》霾,雨土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。 又《正韻》左傳,叔豹季霾。◎按左傳文十八年,今本作季貍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暮拜切,音韎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雨部》 ·霾
- 風雨土也。從雨貍聲。《詩》曰:「終風且霾。」莫皆切